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日韩a级一片,一本精品999爽爽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婷婷国产在线,香蕉视频xxx,一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

德山人民法庭:訴調對接聚合力 多元化解勞動爭議
2024-05-07 17:34:25          來源:湖南法治報 | 編輯:周萌 | 作者:范瑾瑜 黃小鋒 | 點擊量:9368         

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范瑾瑜 黃小鋒)

武陵區人民法院德山法庭地處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作為全市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市場主體10000多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0余家,務工人員多,勞務糾紛風險大。

產業發展要行穩致遠,離不開和諧健康的勞動關系。省時省力省心地化解勞動糾紛,對于企業與勞動者而言都至關重要。如何發揮“法院+工會”應有效用,促進訴源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常德市武陵區人民法院德山人民法庭的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用一個個鮮活實例,給出了自己的實踐答案。

“建、管、用”多措并舉

探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新模式

2022年12月14日,常德經開區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常德市武陵區人民法院德山人民法庭揭牌成立。這也是湖南省首家“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

湖南省首家“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德山法庭揭牌

依托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為載體,德山人民法庭積極探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新模式,打出“建、管、用”組合拳,多途徑、多層次調處勞動爭議,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

——在“建”上下功夫。完善“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職能,堅持將訴前先行調解與訴中委托調解有序銜接,融合工會與法院力量,聘請工會成員擔任特邀調解員,并由法官與特邀調解員開展訴調對接工作,依托工會貼近基層勞動者、擅長群眾工作的“娘家人”優勢,結合法院在勞動爭議案件處理的專業性、權威性優勢,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勞動爭議高效化解。

——在“管”上做文章。出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制度,對流程、時限、紀律等作出明確規定,促進工作規范化、場所定點化、調解補助標準化;強化人員管理,定期組織調解員參與專項培訓、業務培訓,增強調解員的素質和能力,提高訴調對接工作水平。同時,做好調解員信息的日常維護、認證等工作,確保“調裁審”銜接工作機制正常有效運行。

——在“用”上見成效。優化訴調對接程序,建立勞動爭議“一案一檔”工作臺賬,由承辦法官指導特邀調解員在訴前階段做好案件事實證據固定、當事人身份信息錄入、法律文書送達地址確認及聯系方式等工作,為后續審判工作開展打好基礎。自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成立以來,訴前共同化解企業與職工的勞動爭議262件,僅有20余件勞動爭議案件最終進入訴訟程序,極大地節約了司法資源,有效預防化解勞資糾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法院+工會+N”

跑出多元解紛“加速度”

“公司開除我不給補償金,我不服氣。”“員工擅離職守,違反公司的規章制度,我們是可以開除的。”今年3月,德山人民法庭調解室內,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代表和員工吵得不可開交。

據悉,湖南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常德一家重點高科技企業。該公司在員工考勤管理、獎懲等方面制訂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但由于一線車間氣味較重,部分員工經常在工作期間脫離崗位。于是,公司以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解除了與這些員工的勞動合同,沒有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之后,9名勞動者以未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等為由將該公司訴至法院。

對此,德山人民法庭立即啟動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選取其中3件作為示范案件,先行通過“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處理,并邀請工會成員作為特邀調解員共同進行訴前調解。通過法官和調解員的耐心調解,最終,各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公司向3名勞動者分別支付經濟補償金7000元,其余6起案件也依照此方案進行。

這起群體性勞動爭議糾紛系列案并不是個例。人數眾多、類型復雜、訴求多樣、善后不易,是勞動爭議案件普遍存在的特點,也是調解的難點所在。

在“法院+工會”的基礎上,武陵區人民法院德山人民法庭推動建立勞動爭議案件聯席會議機制,將人社、勞動仲裁、平安建設中心等部門納入“各方聯動、多元解紛”的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網絡,加強會商研判和群體性案件信息通報,及時掌握企業用工矛盾趨勢變化和勞動爭議熱點、堵點、難點問題,實現會議聯席、情報互通、信息共享、問題共商、糾紛共調。同時,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發揮調處勞動關系“互相預警”“多方會審”等機制作用,通過整合各部門調解力量,充分發揮各自調解優勢,促進勞動爭議糾紛高效快速化解。

“立、調、審、執”多步延伸

推動勞動解紛效能提升

“多謝法官出面調解,我們的問題才這么快得到了解決。”拿著調解書,常德市某經編有限公司的員工小東(化名)感慨萬千。

2021年9月,常德市某經編有限公司受多方因素影響,虧損嚴重,導致公司130余名員工因工資、離職經濟補償等問題與公司發生嚴重矛盾,社會群體性突發事件一觸即發。

在了解情況后,武陵區人民法院德山人民法庭與常德經開區總工會積極協作,主動對接常德經開區平安中心、勞動主管部門等,參與聯席會議,共同分析研判該案中存在的難點、堵點。承辦法官邀請工會組織成員作為特邀調解員共同參與案件調解,多次協商與實地走訪,選取其中13件案件先行交由“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調解。

通過釋法明理,多輪協商,最終13起案件均得以在訴前調解成功。法官將這13起案件作為示范案例,引導其余勞動者與該公司在庭外順利達成和解。

讓職工安心,讓企業放心。近年來,德山人民法庭通過加強“立—調—審—執”有序銜接,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審執聯動,推動勞動解紛效能提升,打通司法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在“立”前分流。對于可以通過工會組織、人社或勞動仲裁等部門先行處理的勞動爭議,引導勞動者先行通過工會組織、人社、勞動仲裁等部門先行調解、仲裁,在源頭化解勞動爭議糾紛。

——在“調”中解紛。特邀調解員根據勞動爭議案件實際情況引導勞資雙方表達訴求,在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則下促成雙方握手言和、達成調解協議,同時依據當事人的申請對符合條件的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或出具民事調解書,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

——在“審”中普法。結合勞動爭議案件標的不大,但人數眾多、類型復雜、調處不易等特點,德山人民法庭設立“勞動爭議巡回法庭”,加強對各類勞動爭議案件的巡回調解、就地審理,并邀請工會組織成員、企業代表、職工旁聽庭審,讓“小法庭”走入園區,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

——在“執”前督促。加強與工會組織、人社、勞動仲裁、平安中心等部門有效合作,通過“行政命令+法律強制”手段共同推動當事人履行義務,實現勞資糾紛實質性化解。

接下來,常德市武陵區人民法院德山人民法庭將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工會參與勞動爭議協商調解的職能作用和人民法院在多元化解機制改革中的引領作用,共同預防化解勞資糾紛,推動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責編:周萌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法律聲明-聯系我們
廣告熱線: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報官網ICP備案號:湘ICP備19000193號-3 版權所有:湖南金鷹報刊社有限責任公司《湖南法治報》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