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方玲 周鑫科)
兒子私取91歲高齡母親的14萬元存款,拒不履行法院還款判決,高齡母親申請強制執行。近日,漢壽縣人民法院秉承善意文明理念,妥善執結一起情法交織的母親申請強制執行兒子的案件。
調解現場
被執行人陳某某系申請執行人李某某的兒子,因贍養李某某的問題與家中兄弟姐妹發生矛盾,通過私下拿李某某名下銀行卡的方式,取走了李某某的14萬元并存至自己家中。近半年來,雙方的矛盾經當地社區、司法所多次處理均未果。因此,李某某將陳某某告上了法庭,要求陳某某向其返還14萬元。經審理,法院判決由陳某某向李某某支付14萬元整。判決生效后,被執行人陳某某未履行判決所確定的還款金額,于是李某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這個案子是家庭內部矛盾,如果直接強制執行,不利于家庭成員今后的和諧相處。”收案后,執行法官多次奔赴被執行人住所地開展調解工作。“錢是我自己取的,早已經藏起來了,就算把我抓去坐牢,我也不會把錢拿出來!”見被執行人陳某某態度強硬,執行法官只得先安撫其情緒,再尋找案件突破口。
執行法官一邊四處走訪附近村民,詳細了解事情來龍去脈,一邊組織其家中兄弟姐妹一同到社區進行溝通,逐步調和矛盾。執行法官剛柔并濟、法理兼顧,反復給雙方做思想工作,最終被執行人陳某某終于表示錢可以拿出來,申請執行人也同意和解。
雙方成功達成協議,由被執行人陳某某向申請執行人李某某支付7萬元整,剩余7萬元由被執行人陳某某用于支付李某某后續贍養費用。被執行人陳某某當場將7萬元現金交付給申請執行人李某某,該案成功執結。至此,困擾當地社區半年多的贍養矛盾糾紛終于得以化解。
家事案件的強制執行一直是執行工作的難點,稍有不慎就會激化矛盾,影響家庭關系。因該類案件的特殊性,漢壽法院執行干警在處理案件過程中,以更多的權衡與考量,進行柔性執法,善意執行,更好地實現了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
責編:周萌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