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肖甲亮)5月29日,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專家級教授胡家國帶領礦山專家組和江西、福建等礦山企業負責人到柿竹園有色金屬公司調研智能化礦山建設工作。
柿竹園公司總經理李軍向各位專家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柿竹園公司是一家集采礦、選礦、貿易及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礦山企業,隸屬于央企,該公司資源儲量大,礦物品種143種,鎢儲量占全國32%,工業可采儲量全球第一,鎢、鉬、錫、螢石等礦物被列入國家戰略性礦產目錄,公司擁有2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技術研發人員300余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次,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次,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次,省部級科技成果43項,累計專利查過60件,公司自主研發地面自動化控制系統、井下自動采掘運載系統在國內屬于領先水平,公司智能化礦山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果。
專家組深入東波礦區井下實地考察了柿竹園公司有色金屬開采技術、洗選車間選礦工藝,參觀了公司技術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對柿竹園公司豐富的儲量、一流的技術、良好的效益表示贊賞。通過交流研討專家組也發現,當前國家層面出臺了兩辦《意見》,明確了智能化礦山建設目標,但是智能化礦井具體建設規范和評估辦法暫未制定出臺,各礦建設情況差異較大。同時,柿竹園公司當前面臨“地采轉露采”產能接續困難的問題,井下采空區廢舊巷道多開采難度增大,礦物賦存的矽卡巖f值系數達到12-14,開采成本較高等問題。
胡家國表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主辦的礦山安全科技進湖南目的就是探討科技賦能礦山企業,通過交流國際、國內礦山最新開采技術,推動產學研落實到企業示范應用。剛剛公司提出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更新技術設備解決,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積極參與了智能化礦山建設規范和評估辦法的制定,很快就會出臺,同時也會將調研發現的問題帶回去,作為課題研究,以后還要和柿竹園公司加強交流合作,相信通過大家一道努力,肯定可以把智能化礦山建設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
責編:曾金春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