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梁雄)6月12日,漣源市人民檢察院舉行公益保護人大代表聯絡站、政協委員工作室揭牌儀式并召開座談會。
漣源市公益保護人大代表聯絡站揭牌
漣源市公益保護政協委員工作室揭牌
漣源市公益保護人大代表聯絡站成立
漣源市公益保護政協委員工作室成立
為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暢通代表建議、委員提案與檢察建議雙向銜接工作渠道,助推基層社會民生治理。6月12日,漣源市人民檢察院舉行公益保護人大代表聯絡站、政協委員工作室揭牌儀式并召開座談會。漣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炳賢,市政協副主席李海日,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廖斌出席儀式。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檢察官助理及益心為公志愿者參加儀式。
座談會上,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鄧京軍詳細介紹了漣源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并就代表聯絡站、委員工作室成立的由來、意義及下一步工作計劃作專題匯報。
“希望加大公益訴訟涉及領域的宣傳力度”“要緊扣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維護公共利益”……代表委員們就如何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圍繞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痛點難點進行全面深入的探討,對如何高質效運行代表聯絡站、委員工作室提出意見建議。
廖斌對漣源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表示感謝。他指出,代表聯絡站、委員工作室是開啟代表建議、委員提案與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機制的新賽道,也是對以往經驗的總結提升,通過進一步深化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溝通交流、協作配合,增強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與檢察監督合力,把公眾有序有效參與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辦案作為全過程踐行人民民主的窗口,真正實現“‘漣’同監督,‘源’于公益”,助推漣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李海日指出,設立代表聯絡站、委員工作室是認真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法治漣源建設的務實舉措,體現了漣源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創新思維。通過強化代表建議、委員提案與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機制,進一步增強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公共利益領域的監督力度,有效形成監督合力、提升監督質效,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與法律監督融合履職轉化成果落實落地,推動漣源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高質量發展。
肖炳賢充分肯定漣源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重要意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公益訴訟監督案件中做到精準選題、跟蹤到底,不斷提升公益訴訟公信力;二要自覺能動履職,加強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與法律監督的雙向聯動,擴寬公益訴訟線索來源,全方位發力,以“1+1>2”的社會效果回應民生所盼;三要進一步完善公益訴訟工作保障機制,堅持強化法律監督與促進依法行政相統一,發揮制度優勢、人才優勢、組織優勢、渠道優勢,為檢察公益訴訟貢獻代表、委員力量。
座談會前,代表委員們還實地查看了漣源檢察青少年法治之家、女童保護中心、公益保護代表聯絡站、委員工作室等場所,并對漣源檢察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責編:王彩英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