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時明
歲月荏苒,光陰似箭,33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幾多記憶,幾多眷戀。
幾天前,整理書桌時,我偶然發現收藏得整整齊齊的一摞更新時代的代表證、工作證。從1991年到2024年,33年的光陰,親眼見證了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段歷史沿革和建設前進的步履,同時也親身經歷了人大機關工作的實踐過程,見證了一名人大工作者的成長。今天,我以自己的工作經歷,尋覓我在縣人大機關三十三年的心路歷程與點滴體會,紀念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立70周年和地方人大成立45周年。
1991年4月,我從縣政府辦公室來了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工作剛滿37歲,曾記得第一天上班,我懷著高興、愉悅又忐忑的心情走進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那時候的漢壽縣人大常委會機關是在一個10間破舊低矮的平房小院內,辦公條件與現在比有天壤之別。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全院共用一部電話,辦公車輛僅有兩臺舊吉普車。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樓下不遠處的開水房去打水,然后擦灰、掃地、泡茶。那時夏天沒有空調,冬天沒有暖氣,冬天的早晨太冷了,辦公室還會生一盆火。條件雖然簡陋,但人與人之間非常親近。一些人大老干部對我們年輕的干部十分關心,經常給我們上“政治課”,講解艱苦創業工作取得優異成果的事例,教育啟發鼓勵我們年輕同志安心、細心、熱心人大工作。從中,我受到啟迪。逐步認識到,人大機關這個全新的工作崗位,它不僅是一個“大舞臺”,而且是一所“大學校”。所謂“大舞臺”:因為漢壽縣人大機關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承擔著人大工作大量的基礎性、服務性工作,使命崇高,任務光榮、責任重大,其優勢和特殊的法律地位,要求人大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有事業心,有敬業精神,才能夠在人大機關這個“大舞臺”上出智慧、干實事,施展才能,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所謂“大學校”:人大機關有一大批從各條戰線轉崗來到人大機關工作的常委會領導,人大代表中囊括了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優秀人物。人大工作者隨時可以零距離接觸常委會領導和社會各界精英,從中了解、熟悉眾多領域的知識,從而不斷提高人大工作水平。我和一位從縣政府辦調進機關的同事,在擔任過縣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又有豐富人大工作經驗的老同志帶領下,開始投入到為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職權服務的行列。
后來,縣人大機關辦公條件得到大改善,我們搬進了新修的四層辦公大樓,起初,我和同事們倍感激動和光榮,更加發奮在人大機關工作。起初,我來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是一名普通干部,后來經過老同志的傳幫帶,我潛心學會做好人大辦公室工作,經常例席或參加縣人大常委會會議、主任會議和多種調查檢查、視察活動,認真搞好人大新聞報道工作,開始漫長的“爬格子”。我經常加班加點到深夜,認真刻苦學習,勤奮鉆研人大工作知識和有關法律法規文件,不斷提高自己的人大工作業務知識和人大新聞寫作水平。累了、困了毫無怨言。每年我堅持下鄉深入采訪調查90多天,每年寫出了100余篇高質量的人大新聞報道稿件,在國、省、市多級報刊發表,很快獲得人大老領導老同志的高度評價與贊賞,我渾身充滿了勁,一步一步走上了人大新聞報道成功的階梯。第一年,我被人大任命為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秘書,第二年又被任命為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第三年又被組織確定為正科級。2002年,我被高票當選為漢壽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縣人大常委會委員。在履職中,我積極建言獻策,在每次常委會會議上熱情發言,有針對性建樹性地向縣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提出建議與意見,大部分得到采納。同時,在擔任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負責人大新聞報道工作及退休10年來一直筆耕不輟,勤奮寫作,33年在人大先后有1800多篇人大新聞報道、調研論文在國省市媒體發表,其中有50多篇獲國省市優稿獎,連續15年被評為省、市優秀通訊員。
在人大機關工作這些年,我目睹了一屆又一屆的常委會領導和組成人員從全縣各條戰線轉崗到人大機關工作,他們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漢壽民主法制建設和漢壽縣人大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應該說,人大工作一棒接一棒,人大的威望一屆比一屆高,工作一屆比一屆活躍。看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的總體趨勢,看到民主的進步與法制建設的發展,我更加熱愛人大工作。回顧這些年工作經歷,百感交集。我為親身參與人大工作適時報道人大工作而慶幸。我體會最深的是,作為人大機關工作人員,要多學習、勤思考、干實事。其中干實事,就是要發揚務實精神,多辦實事、好事。要有甘當人梯的奉獻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嚴謹細致的負責精神和團結合作的互助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組織上對自己的培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一名老人大代表、老人大工作者,如何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深刻領會黨中央對新時期人大工作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努力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人大工作者。同時,我們老人大工作者要人老不負老,做甘獻余熱,不斷弘揚正能量的實踐者和奉獻者。
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地方人大成立45周年,長驅疾進的民主法制建設,以其恢宏的氣勢,濃墨重彩,在共和國的史冊上留下了深刻印跡。逐步健全和完善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日益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漸趨完善的法律體系,為保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順利進行,立下汗馬功勞。民主法制建設、人大工作業績赫赫。正當紀念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立70周年和地方人大設立45周年的時候,回顧過去,我不能不為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取得的成就縱情漚歌;展望未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將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民主與法制發展的前景必將燦爛似錦!
(作者系湖南省漢壽縣人大常委會退休干部)
責編:周萌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