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蔡婉婷)近年來,龍山縣內溪鄉通過發揮政法委員作用和實施“1+3”基層治理工作法(即一個核心領導小組和三個法治妙招),從加強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夯實基層民主法治示范陣地、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促和諧作用,持續夯實鄉村法治根基,為鄉村振興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和和諧平安環境。
以普法宣傳“春風化雨”顯民族特色。內溪鄉以土家族、苗族為主,占85%左右,古寨、古屋、古橋等少數民族特色建筑保存較多,哭嫁、祭祀、節慶、飲食等傳統民俗底蘊深厚。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內溪鄉結合地域特點和民風民俗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通過民族文化與法治宣傳“牽線搭橋”,巧用山歌、對歌等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格,利用民族節慶、民俗表演等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讓廣大群眾在歡笑中學法用法守法。開展普法宣講29場次,推動“文化下鄉”活動12余次,全覆蓋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點14處,打造4公里全省首條科普公路,建成黨團隊一體化實踐教育基地及全州禁毒示范教育基地,評選文明家庭、最美農家100余戶,德治教化持續增強。
以人民調解“定分止爭”促和諧平安。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維護基層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總結推廣溫馨調解法、“五老”調解法、“三道防線”調解法等,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為強化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將黨員、法律明白人、調解員、網格員、“五老”、鄉賢等納入矛盾調解人才庫中,積極為本地發展獻言獻策。發揮村法律顧問專業優勢,采取合作共建、資源共享的方式,加強與基層自治組織協同互動,形成以法律顧問、調解員、網格員和普法志愿者等為主體的法律服務隊,在提供法律咨詢、化解矛盾糾紛和普法宣傳等方面共同發力,不斷提高村民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進行自治的能力和水平。組織“法律明白人”、網格員入戶走訪,引導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累計“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培訓225人次,設立法律咨詢日和開展定期家訪服務群眾600余人次,有效收集和解決了民眾的實際需求和難題。
以民主法治示范創建“共治共享”建美好家園。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形成以村規民約、山歌民俗、調解機制為基礎的民主管理制度,為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提供制度保障。在健全完善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村務黨務公開、村民代表議事等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加強村級規范化管理。創新完善議事制度,大力推廣村民院壩會、村民議事會等民主自治形式,依法保障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依托村民議事會議鼓勵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婦女議事等協商活動,拓寬村民議事范圍。依托道德評議會宣傳各類道德模范,開展農村道德模范、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弘揚道德新風。
責編:李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