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曾雨田 通訊員 楊青
高價彩禮引發糾紛?群英議一議,杜絕高額彩禮寫進了村規民約;農民工工資拿不到?群英斷一斷,欠薪問題優先處理……
岳陽市岳陽樓區法院康王法庭轄區有17個社區,25個行政村。人口流動頻繁,矛盾糾紛頻發。先憂后樂的岳陽人如何改變這一局面?
近年來,康王法庭把“群英斷是非”工作法融入訴源治理全過程,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巴陵大地落地生根。自此,群眾身邊人等都化身“群英”,用群眾熟悉的語言講群眾聽得進去的道理,解開了群眾心中千千結。
2023年11月6日,康王法庭“群英斷是非”訴源治理工作法入選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這是全國法院唯一入選的法庭。
“群英”進社區解民生難事
“陳庭長,馬上就要過年了,幾百個農民工的血汗錢卻拿不到,這可怎么辦?”2023年年底,某工地200多名農民工被拖欠工資400余萬元。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和社區多次協調沒有結果。沒辦法,社區只好求助法庭。
考慮到這一系列糾紛影響重大、涉及人數較多。今年1月,康王法庭庭長陳正榮在工地組織了一次“群英會”。除了建筑商、開發商、房地產市場服務中心等人員,法庭還請來了社區調解員、住建局、人事局、勞動大隊、農民工代表等“群英”,一起商討解決辦法。討論過程中,住建和人社局從政策方面說服建筑商和開發商,社區調解員梳理了農民工遇到的問題和訴求……大家齊心協力,尋找問題最優解。
最終,建筑商、開發商同意優先處理農民工工資問題。農歷新年之前,工資全部到賬。
“沒有想到這么多人主動為我們解決問題,更沒想到問題解決得這么快,太感謝了!”拿到工資,農民工楊某巖連連道謝。
近年來,康王法庭不斷更新細化“群英斷是非”工作法的實踐內容。成立“群英”解紛工作室,由社區工作人員日常收集糾紛信息并制定臺賬。對接法官每周固定時間到工作室化解糾紛。同時,在轄區13個社區設立“群英斷是非”便民聯絡點,提供政策指引、法律指導服務,解決不少民生難事。
對于拖欠農民工工資、征收補償、相鄰權糾紛等沖突較大案件,法庭常態化開展“群英”巡回審判。通過法庭示范調解,推動糾紛批量化解。2023年以來,法庭共開展巡回審判23次。
此外,為提高“群英”解紛能力,法庭還建立定期法治培訓機制,對社區干部、人民調解員等進行法律培訓。現在,社區又發展出自己的“群英”,有什么疑難雜癥,居民黨員直接牽頭召集“群英斷是非”,實現充分自治。
2023年以來,康王法庭訴前調解案件563起,受理案件數量逐年下降。
“群英”進鄉村弘揚社會新風
以前,茶蔸村村民最怕就是因婚返貧,但為了面子,誰也不愿意主動減少彩禮。現在在康王法庭指導下,村民將杜絕高額彩禮寫進了村規民約。
今年1月,康王法庭受理了一起彩禮糾紛。2020年,王某與李某某經人介紹相識。去年,雙方辦了婚宴,男方支付了18萬元彩禮。此后,兩人多次發生爭吵,遲遲沒有進行婚姻登記。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李某某退還彩禮及見面禮等。
“我們家為了娶媳婦已經花光了積蓄,她不愿意和我領證,那就還錢。”“我已經和他辦婚禮了,名譽已經受損。”調解過程中,雙方爭鋒相對,互不相讓。承辦法官許君龍當機立斷召開“群英會”。挑選媒人、村委會工作人員、雙方挑選的鄉賢代表組成“群英”調處糾紛。村委會門口,大家圍坐在一起,從情、理、法角度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最后,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
“我沒什么文化,沒想到和法官一起把糾紛解決了。”參與調解的媒人既欣慰又開心。
陳正榮告訴記者:“這就是‘群英斷是非’的最大優勢。不給‘群英’設門檻,只要對當事人說話管用,能化解矛盾,人人都能成‘群英’。”
當天,法庭還向當地群眾講解了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經充分討論,村民代表結合法律規定和當地習俗,一致表決通過本村婚約彩禮總額不超過8萬元,并納入《村規民約》。
目前,在康王法庭的努力下,已經有18個村(社區)在村規民約中明確反對高額彩禮和攀比之風,樹立起文明婚嫁新風。
“近幾年,村里好多群眾都當了一回‘群英’。除了彩禮糾紛,還調解了贍養、離婚、征地拆遷等糾紛。不僅糾紛解決了,村民的很多陳舊觀念都發生了變化。”茶蔸村村干部李澎明顯感覺到,現在村風越來越好了,糾紛也越來越少了。
“群英”進企業開具發展良方
“企業今年經營情況如何?是否遇到什么法律問題?”近日,岳陽樓區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蘇昕帶領康王法庭法官來到某公司,零距離為其提供司法服務。
曾經,該公司一年就有46起案件被訴至法庭。糾紛源頭在哪?去年11月,法庭法官梳理了近年來該公司所有糾紛,發現大多為建設工程施工分包合同、買賣合同案件。岳陽樓區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胡波告訴記者,這意味著該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明顯存在合同審查機制不健全、合同履行過程不規范的現象。
法庭點對點開出司法良方,向該公司發出司法建議,建議其加強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建立法律糾紛風險排查機制,提高合同履行能力;同時,完善企業法治合規管理機制。該公司也復函表示,將提高合同評審質量,做好各類風險管理措施的法律審核。
今年截至目前,該公司到法院的糾紛僅14起。
近年來,法庭為轄區多個企業進行法治體檢,為企業解決發展病灶,開出司法良方。常態化走訪調研轄區各類企業,向企業發送司法建議、風險警示,助力企業健全內部治理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多次召開企業座談會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問效于企。
同時,完善涉企糾紛訴前調解機制,邀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作為“群英”訴前調解涉企糾紛,與黨政部門聯合共建法院+N多元解紛大格局。精耕細調,專業解紛,成效顯著。今年來,法庭訴前化解涉企糾紛162件。
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質效和溫度的神經末梢。岳陽樓區人民法院院長李衛東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用活‘群英斷是非’工作法,用人民群眾的智慧解決人民群眾的糾紛,切實將糾紛解決在源頭,真正實現案結事了,激活社會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
責編:譚好
一審:譚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