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譚好
7月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勝利召開。連日來,湖南社區(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反響熱烈。大家一致表示,全會精神催人奮進、提振信心。要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推動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見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貢獻力量。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改革”一詞出現的次數高達50多次,成為報告中使用頻率最多的熱詞之一,充分宣示了黨中央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心。
近日,長沙芙蓉區火星街道上下迅速掀起學習全會精神的熱潮。全街道黨員干部群眾積極響應,表示一定要把全會精神學深學透、落地落實,化作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作為一名基層黨委書記,我將帶領社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將全會精神貫徹到日常工作中。緊盯政策宣傳、居家養老、社會保障、人居環境等與居民息息相關的日常事務,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奮勇爭先。”火星街道凌霄社區黨委書記陳偉如是說。
“作為基層工作者,我們必須以全會精神為指引,錨定總目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好群眾‘最后一公里’工作。”邵陽大祥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中心街道黨工委書記黃靜怡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通過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宣教活動,把全會精神傳播到大街小巷、千家萬戶,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偉力。街道將進一步健全治理機制,持續深化拓展組織聯結、院落聯治、服務聯辦的“三聯自治”模式,推動基層自治、法治、德治一體化發展。持續完善發現—處置—落實—銷號4步閉環管理模式,確保最快速度了解群眾需求、解決群眾問題。雙清區興隆街道黨工委書記鄧萍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指明了方向,也為基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導。興隆街道黨工委將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在基層治理過程中落實改革舉措,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集中力量辦好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
長沙望城區高塘嶺街道名盛村后備干部虢杜宇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在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的同時,要扎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實踐。高塘嶺街道湘江村后備干部陳素表示,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立足村級實際,不斷創新基層治理方法,不斷創新服務群眾舉措,為推進村級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以基層善治擦亮群眾幸福底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抓改革、促發展,最終目的是造福人民。
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長沙望城區大澤湖街道東馬社區黨總支書記黃毅告訴記者,東馬社區是一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典型的過渡型社區。作為社區書記,他將帶領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充分發揮社區特有的地域、人文和資源優勢,建強社區基層骨干隊伍,解決好居民關心的基礎設施提質、民生服務升級等問題,努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近年來,汝池社區以構建‘黨建強村、產業興村、環境美村’鄉村治理體系為目標,全力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龍山縣農車鎮汝池社區黨支部書記全明權說,將帶領社區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片組鄰“三長制”走深走實,實現以“長”領治;聚焦產業發展,實現以產促治。
郴州蘇仙區王仙嶺街道郴縣路社區黨支部書記鄧賢衛認真學習全會精神后表示,將創新社區治理模式,組建無物業管理小區自管委員會,實現小區有效治理和居民高度參與。結合轄區老年人較多的實際情況,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增加小區黨群活動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活動。
雙峰荷葉鎮天坪村黨總支書記肖文勝表示,要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以扎實工作成效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落實。“我們將充分發揮天坪村特有的地域、人文和產業優勢,擦亮曾國藩家風金字招牌,全力做好為民服務,帶領村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我們通過精準實施網格化管理,及時發現化解矛盾糾紛,切實提升服務效能,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村級治理,在共同構建和諧美好家園中不斷落實全會精神。”瀏陽淳口鎮農大村黨總支書記王小紅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基層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增強了信心。近年來,農大村深入推進“三長制”,成立了一支由聯村鎮干部、村支兩委、村民代表、志愿服務幫幫團以及律師和心理顧問組成的“和事佬”工作隊,走出了一條小矛盾不出組,大矛盾不出村,平安不出事,服務全鏈條的“楓橋經驗”淳口實踐新路徑。
淳口鎮鴨頭村黨總支書記張武魯介紹,近年來,鴨頭村以獨特的茶文化賦能鄉村旅游發展,依托華盛樂園景區、瀏陽河茶業有限公司拓展茶文旅新業態,累計帶動300余戶農戶參與茶葉種植,戶均年增收超過2萬元。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行動自覺,全力推動以茶興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發展,不斷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相信在黨的帶領下,老百姓的日子會越過越好。”張武魯信心滿滿。
責編:譚好
一審:譚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