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向培知)近年來,龍山縣公安局立足貧困山區實際,聚焦為派出所“固本”、“賦能”、“減負”三大工程,打造山區防控模式,“派出所主防”工作邁入快車道。目前現行刑事案件破案率59.8%,比2022年上升了26%,發案數下降了52.1%,全縣可防性案件下降50.15%,行政案件受案數下降36.7%,交通亡人事故數下降了100%,實現了“一升四降”;在2023年度全省公安機關公眾滿意度測評中,公安工作獲得91.98的高分,蟬聯全州第一。
“固本工程”夯實派出所基礎
龍山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警力配比僅萬分之五點五。面對基層主防壓力,龍山縣公安局堅持“固本工程”為派出所基礎建設提質增效。
全力推進派出所建設。近年來獲省州縣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通過積極爭取長沙市公安局援建、爭取政府投資等,投入經費1700萬元,建成了華塘派出所完成了搬遷,擬新建石牌派出所和洛塔派出所擬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持續推進派出所升級改造,租賃高速公路閑置養護所,先后投入30余萬元對石羔派出所進行改造,1月完成了搬遷;根據派出所“五小工程”建設需求,先后投入120萬元,對所有派出所進行了改造提質,實現派出所民警工作生活條件提質。
全力夯實派出所經費保障。優先保障派出所公用經費充足,新采購的20余臺車輛全配發派出所;落實了輔警人均5.8萬元和村輔警4.5萬元的工資待遇;我局獲得“全省警務保障成績突出集體”稱號。
全力夯實派出所警力保障。優化派出所警力結構,從嚴控制并規范借調派出所警力,近三年30余名新警全部充實派出所,號召鼓勵機關經驗豐富的老民警下沉社區,保證了派出所民警達40%以上;從工作業績、民主測評和黨委推薦三個維度,對派出所主要負責人選尖拔優,他們個個會辦案、會研判;用機關民警重要節點支援、精英民警橫向交流等方式,將警力向派出所傾斜。
“賦能工程”為派出所提檔升級
“賦能工程”為派出所提檔升級。“賦能工程”為派出所提檔升級。
龍山縣南北長106公里,東西寬32.5公里,總面積3131平方公里,有19個獨立運行的派出所。面對線長面廣的壓力,龍山縣公安局堅持“賦能工程”為基礎工作提檔升級。
機制賦能,建立聯勤聯動片區警務。將19個派出所劃分為“城區”、“桑龍”、“惹巴拉”、“里龍”等六大片區,并分別成立社區警務隊,走活山區派出所防控“一盤棋”。
聯動賦能,打造警務團隊整合資源。向轄區政府借勢借力,主動凝聚各類社會治安力量,創新“抓三級定三責”聯動解紛法,以社區民警為牽動,打造社區警務團隊,明確糾紛化解、巡邏、信息采集等10項職責清單,采取積分獎勵、榮譽激勵等方式調動其積極參與平安聯創工作,龍山社會矛盾糾紛調處率達100%,調處成功率達98.04%,無“民轉刑”“刑轉命”案件,今年來未發生命案及重大惡性案件。
“科技賦能”,打造視頻監控天眼。建立健全定期視頻巡邏研判機制,構建全天候、不間斷治安防控體系,實現城區、鄉鎮一張網,城際交界一個圈。
“減負工程”激發派出所活力
龍山縣公安局堅持“減負工程”,聚焦辦案負責清單,高效對接非警務警情分流,激發基層隊伍活力。聚焦辦案負面清單減負。根據派出所辦案的負面清單,出臺了《龍山縣公安局受立案管轄受理標準》,業務警種主偵15類負面清單案件及大案要案,派出所為主快破民生小案,推動機關警種偵破刑事案件比去年大幅上升。
高效對接警情分流減負。對非警務警情從源頭上分流79.5%,并梳理出9類突出的非警務警情,提請政府召開聯席會議,建立區分三類不同級別推送法,積極推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閉環管理。基礎管控優化融合減負。基礎管控中心實體運行,整合、優化8名警力,統籌全局的基礎工作任務準入、整合、派發和支援,確保基礎工作流程質控到位,各警種支援到位,基礎工作有序流轉。
責編:李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