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李曉龍 朱睿妮)新質生產力是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而法治化營商環境則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沃土”。近年來,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立足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職能,精心繪制了一幅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美麗畫卷。相關工作被《法治日報》《人民法院報》等中央級媒體宣傳推介。
初春的衡陽,萬物復蘇,生機盎然。2024年2月起,一場關于法治護航新質生產力的行動拉開序幕,衡陽中院攜手衡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職能部門,開展技術咨詢專家聘任儀式。這是一場智慧的集結,11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被賦予了技術咨詢的重任,他們與法官并肩作戰,形成了“法官+技術咨詢專家”的黃金搭檔,為市場主體量身定制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法治宣傳、巡回審判等司法服務,讓法治的陽光普照每一個企業。
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衡陽中院在衡陽特變電工這片創新熱土上,播下了一顆特別的種子——全市首家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站,這是衡陽司法力量與企業需求深度融合的里程碑。全國人大代表、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總經理種衍民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此工作站的設立,如同一座橋梁,連接了司法與企業,促進了知識產權的轉化與應用,激勵著企業不斷追求卓越,勇攀科技高峰。”
2024年4月,衡陽中院知識產權庭干警開啟了一場跨越千里的正義之旅。在辦理侵害德國西門子公司注冊商標案件中,干警們不畏艱難,奔赴多省調查取證,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成功促成該案實質性化解。西門子公司送來的感謝信,不僅是對衡陽中院專業與效率的認可,更是在這片法治化營商環境下,外資企業投資信心的堅定表達。
6月,衡山縣紅脆桃掛滿枝頭,紅艷欲滴,這是大自然賦予的瑰寶,也是當地的“金名片”。衡陽中院不忘深耕本土,助力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與衡山縣法院、衡山縣政府攜手構建“行政+司法”協同保護機制。該機制如同為紅脆桃披上了一層堅實的盔甲,讓這張“金名片”在法治的光輝下更加耀眼奪目,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富裕了一方百姓。
“保護一個‘地標’,就是點亮一盞希望之燈,它不僅照亮了產業的發展之路,也照亮了百姓的致富之路。”衡陽中院相關負責人的話語,道出了人民法院在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的責任與擔當。
在這片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沃土上,衡陽中院正以實際行動,書寫著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壯麗篇章,讓每一份創新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