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魏鐸)“在本轄區內,許多居民出于自用或娛樂目的到長江流域捕魚,然而,這種行為不僅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且觸及法律紅線。今天,這起案例便是警示,希望大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共同維護生態平衡。”云溪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胡冰潔如是說道。
?為進一步推動刑事檢察工作良好發展,做好河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8月9日,岳陽市云溪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對冷某某非法捕撈水產品一案召開公開聽證會。聽證會由該院檢察官胡冰潔主持,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偵查人員和案件當事人等參與聽證。
今年6月,犯罪嫌疑人冷某某前往云溪區陸城鎮丁山村煤炭基地長江流域錨魚,在準備離開時,被漁政監察執法人員現場查獲錨得麻鰱魚五條。冷某某從現場逃脫,后被抓獲。經該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認定,犯罪嫌疑人冷某某所用漁具為耙刺作業,為禁用的鉤刺耙刺類漁具。犯罪嫌疑人冷某某在禁漁期、禁漁區內使用禁用的工具非法捕撈水產品,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條之規定,已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向參會人員詳細介紹了當事人基本情況、具體案情,并針對案件相關證據、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內容進行展示和說明,圍繞非法捕撈水產品行為的定義、危害等方面進行講解。釋法說理后,該案涉案當事人冷某對案件的事實和證據均無異議,深刻認識到錯誤,今后將以此為戒,做一名知法、學法、守法的好公民。
三名聽證人員對本案的事實和證據進行了合議,在評議環節,聽證員代表分別從案件事實證據、社會危害性、犯罪情節等方面發表對案件處理的意見,一致同意檢察機關擬作不起訴處理的決定。
公開聽證會是實現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徑。下一步,云溪區檢察院將進一步落實高檢院公開聽證工作要求,持續深入推進檢察聽證,達到司法辦案“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同時,將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犯罪行為,運用刑事檢察與公益訴訟檢察的雙重職能,以檢察力量守護云溪的綠水青山。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條規定:【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期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三百四十條規定的“情節嚴重”,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定罪處罰:(1)非法捕撈水產品五百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一萬元以上;(2)非法捕撈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懷卵親體或者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非法捕撈五十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一千元以上;(3)在禁漁區使用禁用方法或者禁用工具非法捕撈的;(4)在禁漁期使用禁用方法或者禁用工具捕撈的。
責編:陶江云
一審:陶江云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