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劉正勇 曾雨田
“太感謝法官了,解開了咱們心里的‘疙瘩’。現在不用打官司了,不但省時省力,而且訴訟費也省了。”8月26日,記者隨著“白山松水寄深情,守護平安助發展”全國省級法制(治)媒體大型采訪團來到吉林省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以下稱凈月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采訪,正趕上一起案件的兩位當事人一邊往外走,一邊為法官“點贊”。
據訴訟服務大廳的導訴員介紹,這兩位當事人本來是打算起訴的,窗口接待的法官根據案件的難易程度進行了繁簡分流,將他們引導到多元調解中心進行調解,并當場促使他們達成和解,這才有了剛才的一幕。
這樣高效快捷的辦案在凈月法院屢見不鮮,這得益于該院的訴源治理工作探索。
2020年,在凈月區管委會的支持下,凈月法院對原來的訴訟服務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升級后的訴訟服務中心集多元調解中心、智能辦案輔助中心、智慧法庭及執行指揮中心等為一體。
立案庭由原先單一的立案窗口變成綜合性的訴訟服務中心。記者看到,8個窗口名稱醒目,功能齊全,讓前來辦事、訴訟的群眾一目了然。
“某某法官團隊聯系電話:13……;某某某法官團隊聯系電話:18……”在訴訟服務中心大廳的顯眼處,滾動播放著各個法官團隊的聯系電話,貼心地為當事人解決“找法官難”的問題。
訴訟服務中心大廳還設有自助立案區、當事人休息區、法官接待區域。當事人還可以通過訴訟服務多功能終端一體機查詢案件,查看各樓層法庭分布的位置。所有的細節設置,都是為了最大程度地為當事人提供方便。2021年,凈月法院被評為全省政法系統市級文明窗口。
“法官你好,我想起訴離婚,順便咨詢一下財產分配的問題。”
“因為您的案由比較清晰,我建議您先到我們的多元調解平臺,讓法官為您解答相關問題,然后再決定是否起訴離婚。”
在立案窗口,一位當事人在窗口遞交材料時,工作人員根據案件的情況,征求當事人的意見,引導當事人到多元調解中心接受調解。
據介紹,2018年末,多元調解中心開始運行,目前有5名調解員、2名法院工作人員,主要進行訴訟咨詢、訴調對接工作。法官在網上把婦聯、工會、工商聯、社區相關人員和組織引進調解平臺,著力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訴前。今年1月至7月,訴前調解案件總數3009件,訴前調解成功率92.38%,訴前調解分流率59.76%,平均辦理時長18.21天。
全流程無紙化辦公、全面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是時代發展之需,凈月法院緊緊圍繞以審判需求為導向,在2020年9月10日成立了智能辦案輔助中心,實現了案件材料一體化收轉、文件智能交接、智能無紙化庭審。
據了解,該院的所有卷宗通過智輔中心掃描轉換成電子卷宗,電子卷宗在服務終端存儲。庭審時,法官可以通過智慧一體機,直接通過電子卷宗閱卷開庭。區別于以往書記員宣讀的模式,庭審開始前以語音播報法庭紀律,讓庭審更加莊嚴。同時,搭配智能語音識別功能,庭審中支持語音轉換文字,輔助書記員形成庭審筆錄材料,提升庭審記錄效率。庭后,筆錄自動生成,使用文書筆錄簽字機器即可完成閱讀、簽字、按手印確認,完成后的庭審筆錄直接回傳到電腦里,可以同步到法院業務系統中,實現無紙化審理,滿足辦案人同步閱卷、共享案卷信息的需要,為辦案法官減輕負擔。
凈月法院的智慧化不僅體現在審判上,同時也體現在執行工作上。
在執行指揮中心,記者看到,一塊巨大的屏幕懸于墻面正中,上面清晰顯現了長春中院和所有基層法院指揮中心的實時畫面。通過這個系統,凈月法院實現了與上級法院、同級法院的全面聯網。據介紹,這塊大屏幕還有另一個重要作用,叫做同步指揮單兵,在一些重大案件的執行過程中,凈月法院執行局長、副局長可以坐鎮指揮中心,連線執行現場進行遠程指導,確保執行工作順利進行。
除同步聯網功能外,指揮中心還利用綜合管理平臺開展執行事務,實現實體運行、監督管理、綜合服務三大職能。實體運行,即對每個月新收的執行案件,都會由指揮中心進行統一查控、統一分案,把網絡查控、網拍等事務性工作從辦案法官手中剝離出來,讓辦案法官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查找財產、處置財產上,最大限度提升辦案效率。監督管理,指揮中心是執行局的最強大腦,也可稱為執行局內部的小審管辦,所有的質效考核和日常管理考核都是由指揮中心負責。綜合服務,涵蓋院長通道、上報下達、隊伍管理、數據監管、關聯案件、事項請求、業務培訓、遠程會商等功能,這些操作都可以通過指揮中心綜合管理平臺進行,整個過程非常方便快捷。
在凈月法院建院10年院史文化長廊,記者看到,展墻以“10”為設計核心元素,背景輔以長春標志性建筑及凈月區剪影為點綴,以紅色為主色調,整體展示出凈月法院從成立到發展至今的歷史沿革和軌跡,象征著法治的底色和力量,象征著公平正義的信念,更象征著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責編:李迅
一審:李迅
二審:李翔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