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唐海明)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國家安。十九大以來,邵陽市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注重加強基層消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接續開展“公安消防大建設”“基層消防上臺階”兩個三年行動,尤其2024年以來,黃榮浪支隊長、蔣思鋼政委帶領全市消防救援隊伍,持續推進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行業系統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推動升級基層基礎消防設施,搭建宣傳陣地,注重文化滲透,壯大消防力量,深化入戶宣傳,筑牢群防群治,各地基層消防治理呈現百花齊放,北塔“一網格一消防”、城步消防示范點“民宿村”、隆回“消防文化墻”、洞口“消防娘子軍”、邵陽縣鎮街消防委托執法等“一地一特色”日趨成熟,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社會火災防控水平顯著提升。
黨建引領根除基層消防治理“痛點”
“你好,我是觀音庵社區網格消防員,觀音新村8棟發生火災,火勢很大,無人被困,6名街道微型站隊員已經出動,請求大隊支援。”觀音庵微型站值班員撥打電話報警,語言簡、信息全、重點明,可見其熟練程度。
電話放下,那頭,消防車警笛響起,火速趕往災害事故地點,與社區微型站協同撲救火災。這是2023年北塔區消防救援大隊在轄區內組織的一次常態聯動應急救援演練,但也是無數次嚴格按照“火情發生--微型站出動--消防救援隊伍到場--協同作戰--控制火勢--撲滅火災”模式實施的一次縮影。
五年來,北塔區找準“關鍵點”,揪住“牛鼻子”,致力構建“政府牽頭、部門共管、社區自治、全民監督”消防治理格局,穩步推進“抓黨建促安全、一網格一消防”創建活動,建立以“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為主的四級組織體系及各村黨組織為“著力點”、黨支部書記為“擎旗手”、鎮消防所執法隊伍為“助推輪”的工作模式,將消防工作融入基層自治、網格管理、聯防聯控,實現基層消防力量“全覆蓋”。
北塔區姚文娟區長掛帥成立工作小組,各級黨委政府、黨員領導干部紛紛下沉一線,實地勘察,全面摸底,精準服務,區財政給予近百萬經費支持,進一步升級基礎設施,推進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消除了一大批“頑癥痼疾”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根本消除了社會消防安全治理諸多“痛點”“難點”,真正實現了“隱患能排查、小火能撲滅、大火能避免”,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幸福指數均持續上升。
于綠水青山打造消防示范點“民宿村”
山風吹來,一簇擁翠竹整齊微微搖曳,一排排桃花綻放迷人嬌艷。在城步苗族自治縣桃林村,綠水青山就是最珍貴的自然資源,就是金山銀山。
城步縣始終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將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納入工作考評、領導干部考核及縣委巡察工作重點,建立鄉、村領導干部“兩級聯保”責任制,完善農村大屋場、大團寨消防點建設,加強宣傳教育,推動各項安全責任制度落實落地,尤其立足“綠水青山”實際,以點帶面打造一個安全與發展相融合且可推廣可復制的消防示范點--“民宿村”桃林村。
“我們建立了以村民委員會為框架的農村社會消防安全長效防范機制,對木質結構集中的區域實行定人定崗定責。”桃林村村支書陽昌利在談及抓安全的舉措時,頗為欣喜,且信心十足。此外,桃林村充分發揮了村志愿消防隊、駐村輔警等力量的職能作用,每周組織一次農村防火安全大檢查,分組分片包干,深入開展排查指導,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明確專人督促整改,直至隱患消除。
與此同時,桃林村委采取思想動員、適當補助等方式積極推進“五改”,升級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主動指導民宿飯店配齊消防設備,開展消防演練,并利用地形優勢,修建高位消防水池,按照標準設置消防栓和配備手抬機動泵,對集中附近有水塘、河流等天然水源的,修建取水平臺,提升火災防控整體水平。
此外,村委在進村道路、村級活動場所等公共場所和農戶家中設置固定消防宣傳牌,懸掛消防宣傳標語,讓消防安全深入民心。一些青年村民自主申請加入村志愿消防隊,主動參加訓練,正在為桃林村的安全發展貢獻力量。
建鄉村消防文化墻護航鄉村振興
2024年以來,邵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深學、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精神,對內堅持文化建隊、潤隊、強隊,進一步激發隊伍活力,增強職業榮譽感。對外注重消防文化熏陶,結合職業文化建設新特點,舉辦邵陽首屆消防文化節,建設3座消防主題公園、13座VR體驗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文化知識宣傳陣地,邀請袁樹雄、楊淑亭等地方公益人士擔任邵陽“消防宣傳公益使者”,為消防宣傳代言、助力。
2023年,市消防救援支隊與隆回縣政府聯合在袁樹雄老家隆回縣荊枝村委沿線建成一面“消防文化墻”,一頭連著村委消防知識宣傳欄,一頭連著鄉民必經之路,注重文化育人、文化強民,寓意在安全發展的基礎上,鄉村振興的路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實、越走越好,目前,鄉村安全氛圍更加濃厚,消防文化知識更入民心。
該文化墻共7面浮雕,長達45米,將浮雕事實案例構造融合設計建造,輔以消防車輛、裝備器材等元素,將消防救援人員參與滅火救援、搶險救災的現場淋漓盡致地展現,塑造了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消防救援人員形象。其中,第一面為中國消防救援LOGO,最后一面為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訓詞,另五面為邵陽市消防救援支隊近年來舍生忘死、英勇為民的幾次影響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滅火救援。
文化墻已成為消防宣傳“進農村”的一個平臺、一個陣地,更是消防安全文化滲透鄉村的一個起點、一個窗口。隆回縣一些部門、單位、學校紛紛自發組織參觀,廣大群眾也可通過自發組織、預約參觀、網紅打卡等形式,現場接受消防文化熏陶,學習體驗消防知識技能,進而提升消防安全意識和火災防控能力。
建成以來,該文化墻共接到行業系統、學校師生及駐地村民上千人參觀學習,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平安鄉村”貢獻了重要力量。
鎮街消防委托執法深化源頭治理
自推廣基層消防委托執法工作以來,邵陽縣立足實際、先行先試,縣消防救援大隊積極向縣黨委政府匯報鎮街消防委托執法工作,赴各鄉鎮進行調研,推動消防監督執法權限下移,激活基層火災防控“神經末梢”,提升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水平,從源頭上實現火災“去存量”,發展“正增長”。
其中,谷洲鎮借力委托執法持續深入開展居民自建房消防安全“回頭看”活動,重點整治消防制度落實不力、消防通道堵塞占用、消防設施故障失效、消防標志配備不全、消防排查形式大于內容、消防意識弱化等隱患問題。
2023年6月27日,谷洲鎮執法人員在某建材公司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時,發現其存在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場所未與居住場所保持安全距離的消防安全違法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九條第一款之規定。執法人員現場進行調查記錄和拍照取證,并對單位負責人做好教育勸導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之規定,決定給予您單位責令停產停業,并處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這是谷洲鎮政府在縣消防救援大隊支持配合下作出的一起行政處罰,有力震懾了鄉鎮私營業主。
自鄉鎮消防所成立以來,邵陽縣緊盯“小火亡人”頑疾痼疾,聚焦經營性自建房、“多合一”場所兩大重點,全面排查、精準治理,通過“排查+宣傳+整治+回頭看”閉環管理機制源頭消除了一大批消防隱患,真正打通了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最后一公里”,極大優化了居民生活環境和營商環境。
社區消防“娘子軍”擔當火災防控“排頭兵”
“大爺,你們家熏臘肉沒,要注意防火安全呀”。近日,洞口縣高沙鎮長裕社區婦聯主席袁慧麗來到轄區走訪慰問時,提醒居民做好防火保安全,并贈送了一本《社區防火手冊》。這樣的暖心畫在2024年來反復重演,已成了長裕社區的一道風景。
長裕社區成立于2006年,位于洞口縣高沙鎮城區中心地段,屬核心老城區,存留許多木結構房屋,且人員居住集中。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長裕社區與縣消防救援大隊多次會商、交流,決定依托微型消防站組建了一支消防“娘子軍”,擔負社區火災防控之重任。
經過反復醞釀、充分準備,2023年9月14日,洞口縣消防救援大隊、高沙鎮共同為長裕社區“消防娘子軍”揭牌。從此,長裕社區多了一支極具特色的消防力量,為當地群眾安居樂業和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別看我們都是女同志,婦女能頂半邊天呢。”女子志愿消防隊成員、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鄧瓊說,9名“娘子軍”隊員將社區1023戶家庭分為小網格,每個小網格由一組隊員負責向居民發放宣傳資料,為居民講解如何正確使用電器、滅火器,如何正確報火警,如何處置初期火災,如何疏散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識。
為將“娘子軍”鍛造成為防滅火尖兵,洞口縣消防救援大隊為隊員配發統一服裝,多次上門幫扶,組織集中培訓,指導開展日常工作和應急演練,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面對面”宣教教育,使隊員人人成為“消防明白人”。
在重大活動和重大節假日期間,“娘子軍”堅持開展“敲門行動”,以細膩的工作、溫暖的言語幫助門店和家庭查改火災隱患、發出安全提示。
當遇到突發火災時,“娘子軍”隊員們能熟練穿戴個人防護裝備、使用滅火器和利用消防栓出水,盡可能控制初期小火不成災。在消防車到場時,及時進行路線引導,并提供一手火情信息。在專業消防力量進行處置時,會在火場外圍進行疏散和警戒,總能給予滅火撲救最有力的輔助。
下一步,洞口縣將繼續總結推廣經驗,致力實現334個行政村基層消防力量全覆蓋并實體化運行。
責編:李禎媛
一審:李禎媛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