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見習記者周萌 通訊員宋丹)
在桃源縣城區各主要路段,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通治理行動正持續改變著城市的交通面貌。桃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以創新的思維,將摩電(摩托車、電動車)整治與宣傳教育深度融合,推出了一套“教處并重,人性化執法”的新模式,不僅有效遏制了交通違法行為,更在全社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文明出行的熱潮。
現場學習教育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摩托車、電動車因其便捷性成為許多市民出行的首選。然而,隨之而來的交通違法問題也日益凸顯,尤其是未佩戴安全頭盔、逆行、闖紅燈等現象頻發,嚴重威脅著道路交通安全。面對這一挑戰,桃源交警沒有選擇簡單地處罰了事,而是積極探索,尋找一條既能糾正違法行為,又能提升公眾安全意識的新路徑。
桃源交警的創新之舉,在于將每一次執法行動都轉化為一次生動的安全教育課。執勤中,一旦遇到摩電車輛交通違法行為,交警首先會安全地扣留車輛至指定區域,但這并非終點,而是教育引導的開始。駕駛員們被邀請觀看精心準備的本土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錄像。這些案例真實而震撼,每一幕都讓人觸目驚心,深刻揭示了交通違法行為的嚴重后果。
執法現場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對于未佩戴頭盔等輕微違法行為,交警并未直接開出罰單,而是給予了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在觀看完警示教育錄像后,只要駕駛員能夠立即規范佩戴好安全頭盔,并承諾今后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即可免予處罰。這種“以教代罰”的方式,既體現了法律的威嚴,又不失人性的溫度,贏得了廣泛贊譽。
這一創新舉措迅速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市民們紛紛表示,這種教育方式比單純的處罰更加深入人心,能夠真正觸動駕駛員的內心,讓他們從心底里認識到安全駕駛的重要性。不少曾經因一時疏忽而違法的駕駛員,在經歷這次特殊的“課程”后,都表示將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負責。更重要的是,這一行動激發了全社會對交通安全問題的關注與討論。人們開始更加主動地參與到交通安全宣傳中來,形成了“人人講安全,處處守規則”的良好氛圍。
桃源交警的這一創新實踐,無疑為城市交通管理樹立了新的標桿,也為構建更加和諧、安全的交通環境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責編:周萌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