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福 李少華
近年來,衡東縣司法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堅持司法為民的宗旨,立足“一個統籌、四大職能”認真履職,為全縣加快建設縣域經濟強縣、沖刺中部百強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撐。先后榮獲2019年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全國先進、2022年全省大學生“送法下鄉”活動優秀組織單位、2023年度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先進縣市區、2024年全市“八五”普法中期表揚單位等榮譽稱號。近日,衡陽市委政法委與《湖南法治報》共同策劃的“衡陽政法系統‘一把手’訪談”欄目,對衡東縣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向仲賢進行了專訪。
向仲賢。
湖南法治報: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縣司法局作為關鍵部門,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來確保法治政府建設的有效實施和持續改進?特別是在完善監督體系、規范執法行為及強化基層治理等方面,有哪些創新性的實踐和經驗?
向仲賢: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縣司法局作為法治建設的牽頭部門,認真研究“一規劃兩綱要”內容及指標體系,制定了實施方案,全力推進全縣法治政府建設。
完善監督,規范執法行為。在行政執法監督方面,我們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縣委將規范行政執法作為全縣十大改革任務之一,出臺了實施方案和多層級的監督管理辦法,形成了“1+3+N”行政執法監督模式。同時,探索建立了行政執法監督+巡察監督貫通機制,確保在行政執法監督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處理。我們還加強了柔性執法的典型案例和經驗的推廣,引導行政執法部門全面樹立包容審慎監管理念,探索創新非強制、人性化執法方式。通過落實“兩輕一免”清單制度,既強化了執法的力度,也彰顯了執法的溫度。同時,我們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管的作用,對在復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制作《行政復議意見書》,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
嚴格把關,確保依法行政。在規范性文件及合同的法治審查方面,我局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態度,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對各類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細致的審查,確保其符合上位法的要求。同時,對于合同審查,我們重點關注合同條款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有效防范合同風險,為依法行政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強化培訓,提升執法能力。在行政執法人員的能力素質提升方面,我局同樣不遺余力,尤其是認真貫徹落實全縣行政執法人員3年輪訓計劃,通過公共法律知識培訓和業務知識與執法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升行政執法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辦案技能。2023年以來,全縣累計培訓行政執法人員1000余人次。同時,積極協調我縣市場監管、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執法部門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地開展行政執法人員年度業務法律知識和執法技能崗位練兵活動,為規范執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賦權基層,激發治理活力。在賦予鄉鎮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方面,我們聯合縣委編辦進行了深入調研和認真評估,對鄉鎮承接權限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科學合理的調整意見。這一舉措不僅確保了賦權事項能夠真正落地生根,也激發了基層治理的活力。
湖南法治報:在推進平安衡東建設過程中,縣司法局如何通過創新社區矯正模式、深化法律服務進基層和企業以及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等措施,有效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化解社會矛盾?
向仲賢:平安建設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更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們堅守社區矯正這一工作底線,深入剖析社區矯正對象的犯罪原因、心理狀況等,制定針對性的矯正方案,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的發生。同時,推動村支兩委、家屬、鄰里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為了幫助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我們采取了個性化矯正方案、心理疏導、就業指導等一系列措施,多次開展困難矯正人員家庭走訪慰問等暖心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懷。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強化服務意識,積極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就業指導等服務,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在法律援助工作方面,我們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組織全縣法律服務隊伍進行案件質量培訓,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案卷質量管理,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同時,我們也注重將法律援助與群眾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為情況特殊、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電話預約、上門服務等服務方式。以老人贍養問題為例,我們每當在接到有關贍養老人的家庭矛盾糾紛反映后,都迅速安排所在鄉鎮司法所工作人員了解具體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安排專業人員上門為高齡老人提供服務,用最通俗的語言給老人們分析案情、講解法律要點,調解矛盾糾紛,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及法律援助的溫暖。
在推進平安建設工作中,我局不僅著眼于宏觀的政策制定與實施,更將工作細化到基層的每一個角落,深入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將法律服務直接送達群眾身邊,讓每一個村莊、每一個社區都能享受到專業、便捷的法律咨詢服務。我們積極組織調配優質的法律服務資源,確保每個村(社區)都能有一名專業的法律顧問進行對接。這些法律顧問大多來自當地的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司法所,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還深諳基層社會的實際情況,能更好地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法律服務。“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的深入推進,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基層群眾的法律意識,也有效預防和化解了基層的各類矛盾糾紛。
為了護航企業發展,我們開展了“三高四新·法治體檢”“萬所聯萬企”等專項活動。充分利用律師專業優勢,組建涉企法律服務團隊,深入民營企業提供“法治體檢”服務。通過聚焦企業的痛點、難點問題,幫助企業查找分析法律需求和風險點,健全預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機制。
湖南法治報:在推進普法宣傳工作中,衡東縣司法局采取了哪些創新性的措施來提升民眾的法治意識和參與度?特別是在通過組織地方特色活動開展普法宣傳和利用現代媒體平臺開展普法宣傳方面,能否分享一些具體案例及其帶來的社會效果?
向仲賢:建設法治社會,普法宣傳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局歷來重視普法宣傳工作,突出憲法和民法典的宣傳,圍繞營商環境、安全生產、信訪維穩、反詐、禁毒、掃黑除惡、利劍護蕾、非法集資、防邪反邪、反有組織犯罪等全縣中心和底線工作,以及與村(居)民日常生產、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國家安全、社會治理、民事刑事行政等方面法律法規,開展全面的法治宣傳。
在通過組織地方特色活動開展普法宣傳方面,我們充分利用“三八”維權周、國家安全日、農村法治宣傳月、“6.5環境日”、“6.26禁毒日”、青少年法治宣傳周、憲法宣傳周、網絡安全宣傳周等重要節點,通過上街擺攤設點、發放宣傳資料、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廣大民眾對法律法規的知曉率。同時,抓住春節送法下鄉、寒暑假社會實踐等契機,組織大學生送法下鄉。2022年至2024年,我局攜手216所高校的500余名衡東籍大學生在就近村(社區)開展了160場各類法治宣傳活動。衡東縣司法局也因此獲評2022年湖南省大學生“送法下鄉”優秀組織單位。我們還組織開展“利劍護蕾”專項行動宣傳、送法進校園等活動。2023年,我局共指派18名同志擔任19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引導青少年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組織全縣司法行政系統開展送法進鄉村活動,向公眾普及法律常識和維權知識,并幫助村民解決贍養、鄰里關系等糾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村民的法律意識,也促進了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為了提升法律宣傳工作的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我們尤其注重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加強普法宣傳。一是運用傳統媒介開展宣傳。利用電視、廣播等傳統平臺加強公益普法,宣傳推廣衡陽普法新名片“早安學法”日簽,宣傳推廣衡陽特色普法新專欄《雁城說法》,繼續辦好衡東電視臺《法治衡東》普法專欄,創辦衡東人民廣播電臺村村響普法專欄。二是充分新興媒體開展宣傳。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網絡新媒體平臺,通過文字、視頻、音頻等形式,開展法律法規、以案釋法、普法課堂等線上普法,推動可持續的新業態法治宣傳和普法教育。如新創辦衡東縣司法局抖音公眾號,開展各類普法宣傳。又如,精心制作“有困難找司法”的工作指引95秒微視頻,實現抖音和微信朋友圈各30萬人次的推廣宣傳熱量,極大加強司法行政工作的社會知曉度、公眾滿意度,事半功倍為加強平安民調工作加分賦能。三是結合本土文化資源開展宣傳。衡東是全國詩詞之鄉、全國楹聯之鄉、湖南書畫之鄉,也是著名的皮影之鄉、剪紙之鄉、印章之鄉,我們聯合有關方面將各類文化活動和普法宣傳有機結合起來,將普法元素融入到文化活動中,推動譜寫衡東普法守法工作的新篇章。
責編:樊芳
一審:樊芳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