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李禎媛 通訊員 熊泊宇 駱靜
“老板娘,店里晚上不能住人,下班要記得斷電。”“老板,這個電器超負荷運行,火災隱患大。”近日,郴州北湖區建設里社區的社區片長凌江華對轄區內小型經營場所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她細致耐心地講解將“三長”(片長、組長、鄰長)制的工作意義說清道明。
消防安全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近年來,湖南多地消防救援隊伍通過扎實推進消防“三長”制工作,切實提高了基層消防治理水平。
消防“三長”
辦好群眾身邊事兒
“北湖區位于主城區,老舊小區多、老年群體多、設施陳舊多,消防安全隱患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凌江華介紹,在全區組織單元劃分上,將一個村(社區)劃分為若干區域,稱為片;片內以居民小組為準,劃分成組;組內以居住臨近的5至15戶居民為準,劃分為鄰。分別由村(社區)干部、居民小組長、居民代表擔任片長、組長、鄰長,“三長”成為連接村(社區)居民的紐帶。
“小區的消防通道長期被私家車占用,消防車都進不來,我們天天擔驚受怕。”此前,家住流星嶺社區北湖一號小區的駱女士向凌江華反映問題。
凌江華立刻來到小區實地走訪,發現小區現有住戶1000余戶,地下停車場車位800余個,路面公共停車位112個,基本可達到供需平衡。但部分業主既未購買車位,也不愿租車位,導致消防通道被占用。
“查明并上報情況后,社區黨委書記陳磊發動各樓棟鄰長、組長收集業主意見,多次召開議事協商會議,拿出了整改方案。”
凌江華介紹,社區通過督促物業公司降低車位租賃費、規范劃定路面停車位;聯合消防部門常態化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活動;聯系消防、交警、城管、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將長期停在消防通道上的“僵尸車”拖離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實現了小區環境寬敞有序。
鄰里議事會
議的都是安全事
“我樓上的老劉總將電動車停到我窗戶旁邊接線充電,一充就是一晚上,我覺都睡不踏實。”日前,在郴州北湖區文昌社區福星景苑小區,一場鄰里議事會如火如荼進行,家住2棟1樓的王阿姨講述著她的煩心事。
“我住2樓,周邊也沒有充電樁,只能放樓下充了。再說我的車我了解,它不得起火。”老劉接過話茬。
“電動自行車充電時發生自燃的案例太多了,萬一起火,會危及整棟樓的安全。咱們可邀請相關部門幫忙選址,看看在哪里建設充電樁。”社區片長代振華發出提議。
屋場議事會結束后,代振華又召集組長和鄰長,對接相關部門到小區開展充電樁建設選址。同時向業主講解電動自行車不規范使用的危害和建設集中充電樁的必要性,做好疏導工作。
不到1個月,小區的電動車集中充電樁建設完成。“自從窗戶外面沒了飛線,我晚上睡覺都踏實多了。”王阿姨看著電動車充電樁笑呵呵地說。
當前,北湖區161個村(社區)12975名“三長”正積極發揮紐帶作用,利用敲門行動、鄰里夜話、屋場議事會等形式,拓寬群眾反映渠道,及時處置群眾訴求。今年以來共收集消防安全問題180余條,化解消防安全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26起,及時消除火災隱患260余處。
消防安全夜巡
實現近10年零火災
“今晚7點,“三長”在老地方集合,開展消防安全夜巡。”11月10日下午,益陽資陽區人民路社區副書記張媛在工作微信群下達了工作提示。無獨有偶,“三長”制也在這里發光發熱。
確認消防栓是否通水、查看消防通道是否暢通。19時15分,分配好各自任務后,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居民代表隨即聯合開展消防安全夜巡,這樣的場景經常在人民路社區上演。
益陽人民路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居民代表開展消防安全夜巡。
“我們自發夜巡的初衷,就是想讓群眾生活得平平安安、踏踏實實。”鄰長代表胡潔郭說,人民路社區3558名常住人口中,48%為60歲以上居民。老年人安全意識淡薄、行動能力弱,消防安全隱患巨大。為此,社區在區消防救援大隊幫扶下,扎實推進“三長”制工作,將消防安全管理納入鄰長(樓棟長)職責,負責本樓棟消防隱患排查、消防設施檢查、消防知識宣傳。
“社區現在的消防安全氛圍非常濃厚。”聊起社區消防安全治理成果,居民胡塞軍自豪地介紹社區里隨處可見的微型消防站、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櫥窗板報常態化宣傳的消防安全知識,各小區智慧書屋增設的消防安全圖書角,“四點半課堂”定期組織的消防知識宣講。
這些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治理措施和“三長”,人民路社區實現近10年火災零事故。先后榮獲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2023年湖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站、2024年湖南省第一批綠色完整社區建設典型案例等榮譽稱號。
責編:樊芳
一審:樊芳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