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奉起群)農業興,則事業興。在永州市金洞管理區,農林生產作為本地支柱產業,引領著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再造和發展,聯系著轄區群眾生產生活,是實現本地鄉村振興的根本落腳點。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為現代農林生產風向標,也深刻影響著農林生產有素有序發展。
永州市公安局金洞分局將“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厚植于當前林區警務工作中,以“矛盾風險本地化、安全生產本地化、基層自治本地化、生態保護本地化”的公安新質戰斗力格局鋪路,綜合提高農林地區治安防控建設水平,提升本地生產安全自備能力,合力加快本地“兩山轉化”宏偉目標實現。
圍爐談家事 農村式矛盾糾紛農家化解
如果說安全生產是本地發展的外部驅動,那么矛盾糾紛化解是本地發展的實質內核。在農村地區,土地矛盾糾紛、婚姻矛盾糾紛等‘農村式’矛盾糾紛,大大小小摻雜在群眾的生活里,既是鄰里關系的調味劑,也是林區警務工作的關注點。
持續勤耕善治“農村式”矛盾糾紛,是金洞公安分局基層治理的第一要務。
2024年8月,金洞公安分局鳳凰派出所民警接到駐村輔警報告,稱某移民安置點內,兩夫妻因為孩子上戶問題發生爭執和推搡,需要派出所介入調解。
“你們一對年輕夫妻可能對上戶流程不是很清楚,我給你們講解一下辦理流程...我知道你急,但是你先別急,別沖動,不懂的都可以去相關部門了解一下,會有工作人員給你解釋。”在現場了解到兩夫妻實際矛盾情況后,民警將解決辦法告知對方,在后續的信息采集中,派出所做好對接工作,將倆夫妻的“煩心事”擺平,得到夫妻雙方一致好評。
在農村地區,俗話說的“講禮性”,為化解矛盾糾紛增添濃重的民間色彩,一個是施禮者的尊重,一個是受禮者的態度,它們存在于市井里,也圍繞在茶爐邊,平衡著人際關系,促進著社會發展。派出所調解工作也以“講事理,促和諧”為調解中心思想,緩和矛盾雙方關系,努力達成“事心雙解”最終目標,形成群眾關系和諧良好氛圍。
金洞公安分局以“農村趕圩”、“農家談心”、“農事調解”等本地多元化、多場景矛盾糾紛化解場景開局,深化“人+物+關系”調解三要素,將“預防警務”實際融入到矛盾糾紛場景中,促成鄰里關系、土地關系、集市商貿等農村地區顯性矛盾糾紛形成“理解+共識+和諧”的思想閉環,達成農村群眾關系可持續性發展。
2024年,金洞公安分局共化解簡單矛盾糾紛百余起,幫助群眾解決問題86件(次),一次有效化解“農村式”矛盾糾紛隱患風險能力整體加強。
安全生產思想更新 優化新興產業營商環境
金洞管理區“伐林經濟”在數年以后的今天略顯蒼老。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帶動下,現前的新興產業(文旅產業、民宿產業)為金洞管理區“單一效益”的注入活力。“樹木和樹人”的思想轉變強化了本地經濟可持續發展重要意義。
“新興產業入駐金洞以后,我們在警務服務方面進行了配適,警務業務方面優化和精簡了辦事流程,轄區派出所落實了‘一警一企’幫扶動作,不斷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如今在金洞,新興產業接過了傳統產業的接力棒,轄區經濟發展有了多種發展渠道。”金洞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與新興產業發展進行優化配適。
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協同部門,金洞公安致力于結合本地發展需求,以服務企業營商環境為中心思想,在證件辦理、資格審查等方面“去檻設段”加快入駐企業建設速度;企業建成運行后,公安部門在日常檢查、應急處突等方面給予意見及指導。以建立健全適合本地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辦法為實際動作,將安全生產意識貫穿企業成長始終。
2024年,金洞管理區成功舉辦了“金洞村K”大型活動11場,使得周邊民宿及文娛產業煥發生機。在金洞公安分局指導和管理下,12家民宿及農家樂正向好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觀光和游覽金洞網紅地標及打卡點,將“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這條路子在農村林區越走越長遠、越走越紅火。
群眾參與自治 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金洞林區地廣人散,山嶺綿延,“一山隔兩組”的自然環境給公安日常工作帶來較大壓力。在基層、靠基層,金洞公安基于農村群眾優勢,以現前“派出所主防”工作為林區基層自治主要思路,深化“群眾參與基層治理”這一警務能效,將“剃頭匠”和“賣貨郎”等帶有本地特色和特點的人群吸納為“警務情報員”,收集和反饋群眾對村域治安動態意見及群眾需求,以此來不斷改善和改進新形勢下警民關系,為群眾自治埋好伏筆。
在山嶺深處的白果市中心小學,出入山路需要一個小時。近年來,為不斷拉進與山區群眾關系,保障山區未成年人安全成長,金洞公安分局通過雪亮工程網建設,將公安視頻線路延伸到大山深處,保障校園師生安全;在派出所指導下,一支由駐村輔警、村干部、校園教師、群眾志愿者組成的校園巡防隊建成,守護好學生“護學崗”安全。
“作為公安重要警務力量,我們白果市片區駐村輔警主動挑起‘護校崗’主業職責,保證學生上下學期間安全。”值班駐村輔警就派出所“護校崗”工作安排抓好落實。因白果市地理條件限制,農村輔警角色在警務工作中顯得極其重要。在“護校崗”工作之外,駐村輔警還參與著校園安全檢查、校園安全宣傳、未成年傷害事件防預,與校園安防力量一同,牢牢守衛農村地區未成年人安全防線。
輔警壓實村域風險、村干部治理網格、農村群眾參與治理。農村群眾基層自治是“農村居住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手。林區警務工作在保證群眾自治的基礎上,將法治觀念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形成“有理可依,有法可依;警務參與,群眾參與”的鄉村治理現代化可行辦法。
生態保護有的放矢 擦亮生態發展底色
金洞管理區以林業設區、以林業創建,林業資源發展是該區發展的鮮亮底色。如何平衡生產發展和生態保護關系,也是金洞公安分局關于本地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隨著國家關于候鳥保護工作的政策落地,我們公安也不斷完善和改進野生動物保護措施。派出所經過歷年長期的走訪和宣傳,現在轄區的生產企業與農村群眾基本達成‘候鳥保護’共識;派出所與鄉鎮主管部門協作,共同組織巡查林區防護線路,并為群眾救助的野生鳥類提供歸屬,形成良好的鳥類保護循環。”金洞公安分局民警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進行總結。
近年來,金洞公安分局在大力推進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宣傳下,生產企業在候鳥遷回期間,為候鳥“主動讓路”、群眾主動將行動受限的鷹、鷂、鸮等國家保護物種上報鄉政府,候鳥及國家重點鳥類切實得到保護。
“因景引人,良好的村居建設和水質環境吸引了外地垂釣愛好者觀光垂釣。我們要將漁業資源管理融進林區警務建設中,打好湘江源頭資源保衛戰,持續為本地‘生態池’加水緊閥,做好漁業資源細水長流。”
以“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為抓手,金洞公安分局壓實非法捕撈源頭責任,加大轄區涉捕、涉運、涉餐“食魚鏈條”管理力度,打擊違法犯罪,矯正不良習氣習慣,養成良好風氣;為做好湘江源頭水資源再生,金洞公安分局積極參與增殖放流水產資源放養活動,近萬尾魚蝦龜蟹被投入湘江水源,主動為本地水源水域生態多樣性注入活力,推進林區野生動物保護可持續發展。
法治建設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保障。2024年以來,金洞公安分局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進警務治理中,促成矛盾糾紛化解、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夯實本地生態建設,以警務工作良好成績,繪就農村林區建設新風“警”。
責編:左爽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