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楊柳 胡語桐)“這個房子買了十八年,終于通過法院解決了過戶問題,感謝你們,感謝法院!”葉大爺在電話里激動地說道。近日,慈利縣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成功化解一起因歷史原因引發的行政爭議案件,并收到了當事人葉某、曾某郵寄來的致謝錦旗。
案件緣起為本世紀初,葉某、曾某購得位于張家界市永定區的一處房產。然而,該房產原所有人黃某已于上世紀90年代初移居海外,且因歷史原因,其在國內的身份信息檔案缺失,致使葉某、曾某長期無法完成過戶登記手續。無奈之下,二人將負責房屋登記的行政機關訴至慈利法院,要求其履行法定職責,補全黃某的身份信息,協助完成過戶。
受理該案后,房屋登記部門雖經多方努力,但仍未能獲取到黃某的有效身份信息,案件處理一度陷入困境。面對這一復雜情況,承辦法官黃克修主動擔當作為,多次組織干警前往市、區兩級戶籍管理部門及出入境管理部門進行深入調查。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在一代身份證信息庫中找到了黃某的相關信息。原來,黃某最后一次出境時使用的是一代身份證,且此后再未入境,因此其身份信息未在現行戶籍系統中更新。
在取得黃某身份信息后,房屋過戶問題得以順利解決,兩位老人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多問一句,多想一層,多做一步。談及辦案感受,黃克修動情地說:“有些難題對于當事人來說,可能是束手無策的,而我們作為一名人民法官,如果能設身處地站在當事人角度,把老百姓的煩心事、揪心事當成自己的事,多一點同理心,多利用自己的專長,為他們提供法律指導和熱心幫助,哪怕我們只多做一分,老百姓就可以少走百步。”
此次案件的成功辦理,不僅彰顯了法院在化解行政爭議方面的積極作為,也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信任。未來,慈利法院將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秉持“如我在訴”理念,不斷探索和完善行政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加強行政機關的溝通協調,推動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行職責,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