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橋西小學高級教師柳玲玲剛結束采訪,便又匆忙地趕往教室給孩子們上課。擔任政協委員19年,柳玲玲仍在當地一所普通小學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她說:“我喜歡留在基層,只有親身融入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群眾的需求,他們更需要我的發聲。”
從岳陽樓區政協委員到岳陽市政協委員,再到湖南省政協委員和全國政協委員,柳玲玲與政協結緣已19年,面對這個“附加”的身份,柳玲玲坦言“非常珍惜,有了更多與群眾交流的機會”。
柳玲玲認為,政協委員就是群眾的“發聲筒”。為獲取基層群眾真實的聲音,她將教學以外的主要精力投入到走訪調研中,還將學校的教師群體作為最好的調研對象,日常工作生活中更是養成了“多問一嘴”的習慣,隨時隨地了解職工群眾需求。也因此,她無論走到哪里都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群眾的需求建議。
有著近30年教齡的柳玲玲十分關注教育領域的問題,2024年,她圍繞推進中小學校家庭教育工作、積極應對學齡人口變化、均衡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調研,先后提出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提標縮面、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的城市學生比例、加大城區學校布局調整經費的支持力度等建議,得到當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和進一步落實解決。
針對青少年愈發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柳玲玲以岳陽市青少年為樣本進行深入調查,發現社會存在預防教育不到位、疏導干預不到位、治療處置不到位等主要問題,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預防和治療工作的提案》。同時,她認為,教師隊伍面臨著教學和社會的雙重壓力,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容忽視,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還是要營造更多尊師重道的良好社會風尚。”柳玲玲說。
“我身邊有很多年輕人,有些人生育意愿不高。”走訪調研中,柳玲玲發現“產假結束后孩子誰來帶”成為許多家庭面臨的突出問題。2024年全國兩會上,柳玲玲提出關于創新托幼服務方式、解決職工育兒難題的提案,建議通過設立托幼機構發展專項補貼、創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區托幼幫扶中心或家庭托幼點等舉措,讓“更多家庭敢生、愿意生”。
作為岳陽樓下、洞庭湖邊長大的“湘妹子”,日常教學中,柳玲玲喜歡與學生分享水資源保護的小故事,希望通過自己言傳身教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顆水資源保護的種子。
多年來,柳玲玲先后多次到長江荊南三口等地開展實地調研,與水利工作者就水資源生態保護的可行性措施進行深入探討。她圍繞這一領域先后提交了多項建議提案,其中《關于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提案》被列為2023年度全國政協重點提案得到辦理答復,《關于加強枯水期洞庭湖水生態環境治理的建議》得到中央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
2024年,柳玲玲的履職經歷“滿滿當當”,積極參與政協組織的各類調研、座談以及民主監督活動,面向學校、企業等單位宣講兩會精神和政策法規10余次,圍繞中部雙循環大通道建設、完善被性侵未成年人社會干預救助制度等多個領域,提出個人提案5件,參與聯名提案36件。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柳玲玲又將目光聚焦到網紅亂象對青少年成長的不利影響。“網紅‘一夜成名’和‘一夜致富’的現象,導致青少年盲目追求名利,忽視努力和才能的重要性,全社會要有效規范網紅行為,教育和引導青少年遠離網紅誘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筆者手記
“斜杠”委員的初心
擔任政協委員19年,柳玲玲有許多機會可以離開教學一線或者調離現在這所條件普通的學校,選擇一所師資更好的“重點”學校,但是她卻沒有,就像她在采訪中所說的,“越在基層越能發現問題,他們也更加需要我的發聲。”這是她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初心,樸素而動人。
初看柳玲玲的簡歷,記者以為這是位將目光聚焦在教育領域的委員,但是深入了解之后,才發現這是一位“斜杠”委員,她關心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中高職學校各類助學金發放問題,關注如何創新托幼服務方式、解決職工育兒難題,她還多次實地調研提出水資源生態利用和保護的課題,還注意到涉麻精藥品濫用低齡化等民生問題。這些領域之廣、跨度之大的課題背后,是柳玲玲履職為民的初心和高頻次深入基層調研的最佳印證。
采訪中,柳玲玲多次強調自己馬上要去給孩子們上課,無論是對待本職工作還是政協委員這個身份,她都盡職盡責、全力以赴。“群眾期待委員做什么、委員能為群眾做什么、委員為群眾做了什么?”柳玲玲經常反復問自己做得好不好、夠不夠,能不能再努把力把工作做得再好一點。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陶江云
一審:陶江云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