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熊昌勇 宋滿清 黃根茂 謝靈輝) “2024年以來,我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三個創新’推進生態持續向好”,3月4日,道縣橋頭國有林場負責人介紹道。
以機制創新促干事創業。一是建立健全“頭雁領干”機制。推行場領導“夜宿山頭”制度,主要領導帶頭夜宿護林點,與干部職工始終站在一線、干在一線、沖在一線。特別是在特防期,林場領導班子與一線職工吃住在護林點、輕傷不下火線。扛牢主責,實現了連續多年森林火災零發生的工作目標。二是建立健全“四上講臺”機制。領導干部、中層隊伍、退休人員、一般職工“四上講臺”,常態化開展政治理論、技能培訓和憶苦思甜活動,不斷增強發展底氣,提升改革銳氣,弘揚社會正氣。林場森林消防隊被省市主管部門稱為最具精氣神、不躺平之典范。三是建立健全“以職工為中心”績效考核機制。推行職工代表會議機制,制定職工績效考評制度,將職工平時表現與年度考核掛鉤,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和強大合力。
以多元創新促持續發展。一是創新項目謀劃路徑。樹立“項目為王”的理念,2024年,實施了林火阻隔系統國債項目、林路維修等8個項目1600多萬元,提升了森林資源質量,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創新合作交流模式。推行“林場+合作社+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有序流轉開發林地8500畝。三是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在項目建設和運營中,優先吸納當地村民135人就業,人均增收1.2萬元。四是創新收入返還激勵機制。積極爭取經營性收入處置權,以解決生產經營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2024年縣財政全部返還給林場增收款67萬元。
以協同創新促綠色生態。一是聯防聯控護綠。與周邊三個鎮和廣西全州東山鄉簽訂《聯防協議》,新購8臺摩托車用于巡邏巡護,全年實現了“零火情、零盜伐、零偷獵”。二是科技賦能守綠。搭建資源管護平臺,借助多項先進技術手段,全域實時巡護監測森林,效率提高50%以上。三是融合發展增綠。在積極發展大徑材基礎上,融合國儲林建設,擴源特種樹種,全年實施國儲林項目3000畝,新造林5000余畝,全場森林蓄積量達32萬余立方米。
“下步,我們將持續發力,不耽擱、不懈怠,走出林場看林場,跳起來‘摘桃子’,勇敢闖、大膽創、加油干,努力實現生態美、林場活、職工富的發展愿景。”該場黨委書記朱號榮表示。
責編:左爽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