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通訊員 李斌 李葉凡)近日,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轉運途中突發心臟驟停,生命垂危。在這危急時刻,邵陽市中心醫院急救團隊、重癥醫學中心與心血管介入團隊迅速展開了一場多學科聯合救治的生死接力。經過7個晝夜的不懈努力,最終成功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1、抵院后極速響應,ECMO搭建“生命通道”
轉運途中,患者突發心臟驟停,意識喪失。急救人員立即實施持續高質量心肺復蘇(CPR),通過胸外按壓、電除顫等搶救措施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確保腦部及重要臟器供血。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的急救操作為后續救治爭取了寶貴時間。
患者抵達醫院后,重癥醫學中心團隊迅速接棒。面對患者持續室顫、自主循環難以恢復的險境,醫護人員在持續心肺復蘇的同時,僅用20分鐘完成體外膜肺氧合(ECMO)管路置入,為患者建立起體外心肺循環支持。ECMO的快速啟動替代了患者衰竭的心臟功能,為后續血管再通治療提供了關鍵保障。
2、介入團隊精準“拆彈”,打通閉塞血管
在ECMO支持下,心血管介入團隊立即啟動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手術(PCI)。通過造影迅速鎖定患者心臟前降支完全閉塞的“犯罪血管”,并植入支架,恢復冠脈血流。術后,患者心臟功能逐漸改善,為撤離ECMO創造了條件。
3、多學科晝夜堅守,7天接力創造奇跡
術后救治進入“持久戰”階段。急診、重癥、心血管、護理等多學科團隊24小時動態監測,精準調整抗凝方案、控制感染風險、實施肺保護策略。鏖戰7晝夜,患者心臟功能顯著恢復,成功撤離ECMO并拔除氣管插管予高流量無創呼吸濕化治療。
4、以技術為盾,以協作為劍
這場生命保衛戰的勝利,是該院多學科協作與尖端技術融合的典范。從院前急救到ECMO支持,從血管再通到精細化管理,每個環節的緊密銜接彰顯了醫院胸痛中心建設的成效。目前,患者已部分恢復自主活動能力,即將進行下一步康復治療。
這場驚心動魄的救治戰役,不僅是對醫療技術極限的挑戰,更是對醫者仁心與團隊協作的生動詮釋。從20分鐘極速建立生命通道,到7天7夜不間斷地精準調控,重癥醫學中心用技術實力詮釋了“每一個0.1%的希望都值得100%的努力”。當患者及家屬握住醫護人員的手說出“謝謝”時,這場跨越生死的技術攻堅,終于寫下了最溫暖的注腳。
責編:姜紅玉
一審:姜紅玉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