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彭芝)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布將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對于部分需要減肥藥物干預的人群,藥師從藥學專業角度解析幾種常見減肥藥物,助您避開減肥用藥誤區。
常用的五種減肥藥物的作用機制和不良反應
目前在我國共有五種藥物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成年原發性肥胖癥患者減重治療,包括奧利司他、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司美格魯肽及替爾泊肽。
1. 胃腸道脂肪酶抑制劑
代表藥物:奧利司他(OTC非處方藥)
作用機制:抑制腸道脂肪酶,減少腸腔黏膜對膳食中甘油三酯的吸收,促進脂肪從腸道排出體外。
服用方法:建議餐時或餐后一小時內口服,每日三次,每次推薦口服劑量120 mg。
注意事項:禁用于吸收不良綜合征、膽汁淤積癥、繼發性肥胖的患者、器官移植者以及服用環孢霉素患者。
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包括脂肪瀉、大便次數增多、胃腸排氣增多等。長期使用需注意監測藥物相關副作用。
2. GLP-1受體激動劑
代表藥物: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司美格魯肽(處方藥)
作用機制:通過作用于中樞降低饑餓感,增加飽腹感,降低能量攝入,改善飲食控制實現減重。
注意事項:不得用于有甲狀腺髓樣癌既往史或家族史患者以及 2 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征患者。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便秘、消化不良、腹痛等。
3.GLP-1受體和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分泌多肽(GIP)受體的雙靶點激動劑
代表藥物:替爾泊肽 (處方藥)
作用機制:可通過調節食欲來減少食物攝入、降低體重和減少脂肪量。
使用方法:替爾泊肽推薦起始劑量為2.5 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維持劑量為5mg、10mg或15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注意事項:具有甲狀腺髓樣癌的個人病史或家族史,或 2 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綜合征患者以及已知對替爾泊肽或產品中的任何輔料成分存在嚴重超敏反應者禁用。
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便秘、腹痛、消化不良等
減重藥物的適應癥
1.當超重且伴有至少一種體重相關合并癥,如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心血管疾病等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無法達到減重目標時,可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聯合應用減重藥物治療。
2.肥胖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無法達到減重目標時,可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聯合應用減重藥物治療。
藥師溫馨提示
1. 拒絕“神藥”陷阱:微商、網紅推薦的“燃脂膠囊”“排油糖”等常違規添加西布曲明、利尿劑等,可能導致心悸、肝腎損傷甚至猝死。
2. 用藥期間做好用藥監測:定期檢查肝腎功能、電解質及心血管指標;奧利司他使用者需每年檢測脂溶性維生素水平。
3.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控制總熱量,增加膳食纖維和優質蛋白;規律運動,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調整進食速度、記錄飲食日記、建立長期健康習慣。
參考文獻:《肥胖癥基層診療指南》《GLP-1受體激動劑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肥胖癥診療指南》
責編:姜紅玉
一審:姜紅玉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