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李曉龍 楊斌 朱紫偉)年關前后,民生攸關。2025年開年以來,湖南衡陽法院開展“衡法亮劍、執護民生”專項執行行動,聚焦勞動報酬、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工傷賠償等事關民生的小標的執行案件,從“鐵腕+創新+溫情”三個方面破解執行難題。行動期間,全市法院共執結涉民生案件673件,采取司法拘留138人,罰款8人共3.6萬元,移送拒執2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16人,限制高消費330人,公告懸賞6件8人,執行到位金額2562.76萬元,用真金白銀托舉起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雷霆出擊,打破“小案難執”困局?
“沒想到刷抖音刷到自己成了‘老賴’!”面對衡陽縣人民法院干警,剛付清2800元欠款的黃某滿臉懊悔。這起借款糾紛標的雖小,卻因被執行人長期失聯陷入僵局。執行法官將黃某納入失信名單后,創新運用抖音平臺曝光信息,視頻播放量突破50萬次,倒逼其主動還款。
南岳區人民法院辦理的某農業公司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中,面對企業資金鏈斷裂、場地無法處置的困境,法官打出“預拘留告知書+失信懲戒”組合拳,最終在除夕前促成9.5萬元工資全額到位,確保7名農民工安“薪”過年。
“小案連著大民生,越是小額案件,越考驗執行智慧。”衡陽兩級法院在專項行動中突出強調涉民生案件“三優先”機制——優先立案、優先查控、優先發放案款,并綜合運用抖音曝光、凌晨突襲等舉措,讓“老賴”無所遁形。
創新破題,剛柔并濟激活“執行引擎”
“賬戶凍結影響企業投標,但主動還款可獲信用修復。”在石鼓區人民法院調解室,某建工集團負責人接過《自動履行證明書》后感慨:“這張紙保住了公司上千萬的投標資格!”原來,該院在辦理一起6萬元貨款糾紛時,發現被告企業正參與重點工程招標,若凍結賬戶將影響企業商譽、長遠發展以及300余名農民工工資發放。執行團隊創新運用“懲戒預警+正向激勵”機制,既嚴正告知拒執后果,又出具《自動履行證明書》助其信用修復,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雙贏。
在珠暉區人民法院,一項“信用修復”舉措讓19名農民工拿到143萬元工資后,企業也重獲生機。
衡陽兩級法院積極開展信用修復助企行動,主動屏蔽履行完畢企業的失信信息,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增強信用懲戒的彈性,對暫時經營困難但配合執行的市場主體,探索“信用懲戒緩沖期”機制,盡量不因信用懲戒等執行措施影響到被執行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2024年以來全市法院已幫助171家企業恢復“造血”功能。
民生兜底,讓司法溫度抵達最后一公里
“法官,朱某回鄉過年了!”耒陽市人民法院執行局接到線索后,連夜驅車26公里對拒付37萬元賠償款的朱某實施拘留。后來,在法院調解室內,執行法官擺出醫院賬單、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材料:“你逃避的是債務,毀掉的是別人的活路!”經6小時調解,朱某當場支付3萬元賠償款并簽下分期還款協議。申請人陳某含淚緊握執行法官雙手:“這筆錢能撐到孩子開學了。”
在衡南縣人民法院,一場并案執行讓三名農民工同時拿到血汗錢。執行法官通過關聯案件排查,發現肖某在三個法院涉案欠薪,遂報請中院啟動跨轄區協同機制,三案合并執行攻堅。“并案執行不僅節省司法資源,更讓‘躲貓貓’的被執行人無處可逃。”
在蒸湘區人民法院執行款集中發放現場,剛領到工資的泥瓦工老張,用粗糙的手掌反復摩挲鈔票:“這筆錢我等了三年,法院一個月就追回來了!”常寧法院結合專項行動加大“終本清倉”力度,經多方摸排,深夜突襲,依法拘留,執結了一起七年未結案件。八旬老人含淚簽收9萬元案款后,送來“秉公執法,執法如山”錦旗,對法院干警表示由衷的感謝。類似這樣的場景,正是衡陽兩級法院踐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理念的生動縮影。
從抖音曝光到信用修復,從深夜拘傳到并案執行,每一次創新突破都彰顯著司法智慧,每一起小案執結都傳遞著民生溫度。正如衡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胡建福所言:“把群眾的小案子當作法院的大事情來辦,這就是新時代人民法院對 ‘馬錫五審判方式’的傳承與發揚。”
組稿人 王汝福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