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全媒體記者周芝華 通訊員彭暉 楊雄源)
3月27日,常德市司法局、市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發布《常德市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十項措施”》(以下簡稱“十項措施”)。“十項措施”結合了國務院、省政府關于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具體要求,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公開發布,也是常德首次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專門對涉企行政執法進行“事前、事中、事后”規范,實現對涉企行政執法的全周期、全方位、全領域的監督管理。
發布會現場
新聞發布會由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洋廷主持,市司法局局長孫權新就“十項措施”具體內容進行了發布和解讀,市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徐英結合《湖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通報了全市“掃碼入企”和實施環境優化提升攻堅行動的工作情況。市司法局局長孫權新還就如何推行涉企行政執法中跨部門綜合監管工作、如何落實“十項措施”及監督情況回答了現場記者的提問。
“十項措施”的出臺,是為了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重復檢查、多頭執法、選擇性執法、逐利執法、粗暴執法、“一刀切”執法等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十項措施”主要分三個方面對涉企行政執法進行規范和監督。一是強化“事前”監管,實行涉企行政檢查計劃管理,明確要求所有行政執法機關日常涉企檢查實行年度計劃審批備案,切實做到無計劃不檢查;推進涉企行政執法跨部門綜合監管,制定出臺《常德市跨部門綜合監管重點事項清單(第一批)》,以“九小”場所、娛樂場所、餐飲安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等領域為切入點,統籌開展全市跨部門綜合監管工作;推行差異化涉企行政檢查,探索推行涉企行政執法檢查“白名單”制度,根據企業信用體系評價,分級分類將信用良好、守法經營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或其他市場主體納入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外,不再對“白名單”企業進行日常檢查和現場檢查。二是規范“事中”監管,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嚴格涉企檢查掃碼入企制度,嚴格執行涉企行政檢查“五個嚴禁”“八個不得”要求;嚴格堅持包容審慎和柔性執法理念,全面落實涉企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和免罰制度;推行涉企行政處罰告知承諾制度,對企業輕微違法行為,告知整改途徑、內容、要求,依法從輕減輕或免予行政處罰。三是完善“事后”監管,開展重點領域涉企行政執法專項監督,2025年將開展教育、市場監管、文化市場三個重點執法領域專項檢查,就執法問題進行通報;嚴格涉企行政執法罰沒收入管理,禁止將罰沒收入與行政執法機關利益掛鉤,不得下達或者變相下達罰款、沒收等指標,不得實施逐利執法、選擇性執法、暴力執法等違法活動;建立涉企行政執法典型案例通報制度,定期發布行政執法正負面典型案例;建立涉企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監督員制度,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的受理登記、調查核實、督促督辦、責任追究等流程機制,及時辦理涉企投訴舉報,切實解決執法突出問題,積極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十項措施”是全市加強涉企行政執法全流程規范和全過程監管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效能,督促行政執法單位規范開展涉企行政執法。后續,市司法局、市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將積極推進“十項措施”的落地落實,持續優化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
責編:周萌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