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胡慧茜 聶蘭芬)“劉法官,太感謝你了!不僅化解了我們兄妹多年的矛盾,還讓我在短短半天時間就順利取出已故母親的存款。”近日,在外務工人員全某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衡南縣人民法院三塘人民法庭,將一面印有“司法為民,公正廉潔”的錦旗送到法官劉珊手中,表達對法官的感謝之意。
3月26日8時許,全某憂心忡忡來到三塘法庭,向法官傾訴:“我在廣東務工,好不容易請了兩天假回老家,本打算把我去世母親在銀行的存款給取出來,可存款密碼我記不起來了。我妹和我一直都有矛盾,她不愿意回來處理,這存款就一直取不出來,現在我只能起訴我妹了。”
劉法官了解了全某的難處,梳理案情,理清思路,迅速與款項所在銀行、當地村委會取得聯系并了解情況,耐心告知全某立即向相應機關辦理親屬關系、死亡證明等證明材料。緊接著撥通了全某妹妹的電話,充分了解兄妹倆的矛盾癥結,考慮全某的妹妹在外地不方便前來法庭進行調解,為便利當事人,降低當事人來回奔波的訴訟成本,決定充分利用網絡科技手段,讓雙方當事人通過多元調解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參加訴訟,線上線下相結合,面對面給雙方做調解工作。一邊向雙方講解遺產繼承的法律條款和適用,一邊對雙方當事人進行心理疏通和情感溝通,引導他們站在對方的角度,從家庭情感、社會責任等角度,逐漸消除了雙方當事人的誤會和隔閡,增進了理解和信任。經過耐心地釋法說理,以心換心,最終融化了兄妹倆心中的堅冰,促成二人達成一致調解意見,當即出具民事調解書。
調解結束并不意味著案結事了。11時許,劉法官攜帶卷宗馬不停蹄陪同全某到當地銀行窗口辦理取款相關事宜。“法院工作效率太高了,服務太好啦,僅用半日時間錢就取出來了,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法院速度’。”全某拿著沉甸甸的“紅票子”開心地笑道。第二天,全某就將精心制作的錦旗送到三塘法庭,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恩,表達了對法院工作的高度認可和由衷贊譽。
下一步,衡南法院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踐行“五聯共建”多元解紛機制,不斷探索司法便民利民新舉措,力求以便捷高效的方式快速解決群眾糾紛,減少群眾訴累,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