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曾金春 通訊員 王為軍 李擎煒
礦山開采,風險如影隨形。瓦斯爆炸、透水事故、頂板坍塌……這些潛在威脅時刻考驗著礦山的安全防線。近年來,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湖南局深刻認識到,防患于未然是礦山安全的關鍵。因此,預防性技術監察和督導都是該局促進礦山企業安全培訓工作的重要手段。監察員們穿梭在礦山的各個角落,用專業知識和嚴謹態度,為礦山安全把脈問診,讓礦山行業在安全軌道上蓬勃發展。
監察執法二處處長李重良帶隊檢查煤礦井下工作面單體液壓支柱的壓力。
政企協同“靶向培訓”
緊扣需求靶向施策,力促企業職工學習進階。
“你是哪年專科畢業的?”“時間太久,記不太清了。”一天在宜章縣一金屬礦山現場交流時,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湖南局黨組書記、局長吳衛龍問起礦長的學歷,礦長支吾的回答引起了檢查組的警覺。
追問之下,礦長只好拿出學歷證書,檢查組監察員通過學信網檢索進一步發現,學歷證書編號無法驗證。
在證據面前,礦長只能將其花費4000元購買假證的經過一一講出來。
2023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簡稱兩辦《意見》)出臺,明確規定了礦長的學歷要求。該礦長為保住其礦長職位,便鋌而走險花錢買假證,企圖蒙混過關。
湖南局以此為契機,全面核查全省礦山企業管理漏洞。同時為促進礦山企業對不符合學歷要求的“五職”礦長、“五科”技術員進行學歷提升,要求企業對年輕職工開展委培學習,提高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人才儲備。
以服務為立足點。近期,湖南局針對省內煤礦地質條件復雜、災害風險突出的現狀,結合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實際,聯合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長沙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等機構,組織為期3個月的“湖南省煤礦地質專業專題班”培訓。
此次培訓以線下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為主,野外實習、體能訓練、研討交流、競技比武等為輔進行授課。通過系統性、實戰化的課程設計,強化技術人員對地質風險的“源頭把控”能力,推進煤礦安全生產向事前預防轉型。
“我們煤礦的地質人才薄弱,這次培訓真是‘及時雨’,培訓內容針對性、時效性很強,能實實在在學到東西,我們肯定參加。”3月19日,執法三處監察員高云提出培訓事宜時,興源礦業公司伍家沖煤礦副總經理周學鋒笑著說。
“理論+實操”雙驅動
瞄準問題靶心,精準培訓創高效。
近日,湖南局監察執法二處監察員吳東楠、覃猛,日常調閱湖南煤礦安全生產綜合信息平臺復合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查看郴州市街洞礦業有限公司茶山嶺煤礦井下3271采煤工作面甲烷傳感器調校曲線時,發現甲烷傳感器調校曲線存在不規范等問題。
“按規定,甲烷傳感器調校穩定值時間不能低于90s,這個曲線明顯不符合要求。”帶著疑慮,吳東楠和覃猛結合執法計劃,對街洞礦業公司茶山嶺煤礦井下甲烷傳感器調校開展重點督查。
“煤礦井下甲烷傳感器調校工作是由哪個部門負責?甲烷傳感器調校有什么流程?”面對該礦礦長,吳東楠直擊要害提問。
“我們礦井下甲烷傳感器調校工作由監測監控工負責,按規定甲烷傳感器通入2%標準氣樣進行調校,在最大值時穩定時間不少于90s,我們都是按照要求開展調校的。”礦長看似流利的回答,仍讓監察員不放心。
“走,叫上一個監測監控工,帶上標準氣樣和我們下井。”吳東楠說著便起身往更衣房走。
在井下3271采煤工作面,面對監察員,監測監控工把日常調校過程一五一十展現出來。在調教過程中,覃猛一邊規范示范,一邊講解不規范行為。“調校時,應使用空氣樣調校零點,使儀器顯示值為零,再用小流量向傳感器緩慢通入校準氣體,在顯示值緩慢上升的過程中,觀察報警值和斷電值,然后調節流量控制閥把流量調節到傳感器規定流量,使其測量值穩定顯示,持續時間大于90s。”
聽后,監測監控工辯解:“通入標準氣樣,甲烷傳感器顯示有數值,并且和標準氣樣濃度顯示一樣不就代表甲烷傳感器可以正常使用。”
面對疑慮,吳東楠詳細解釋:“按規定調校是為了更好維護好甲烷傳感器,更有效為企業負責,特別是突出礦井,更應該抓好甲烷傳感器調校工作。”
從井下上來,監察員們澡都顧不上洗,又一頭扎進監測監控中心。“你看你調校的曲線,直上直下,濃度沒有緩慢變化,這樣操作很容易損壞甲烷傳感器,沒有穩定值曲線,不能充分體現甲烷傳感器是否在量程范圍或量程有效。”覃猛看著甲烷傳感器調校曲線詳細說道。
礦長這才如夢初醒。礦長坦言:“這次跟著監察員全程走下來,給我狠狠上了一課!我們平時都沒怎么注意到這些細節,只是以為有調校數值,并且穩定就基本沒問題。今后要以‘理論+實踐’為基礎,分專業、分隊伍組織職工開展安全培訓,尤其是專業技術員更是重點培訓。”
甲烷傳感器是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哨兵”,其調校質量直接關系礦井瓦斯災害預警的可靠性。近年來,湖南局以問題為導向,聚焦煤礦甲烷傳感器調校的薄弱環節,通過?制度規范、過程監管、技術支撐?三大抓手,推動全省煤礦企業實現調校工作標準化、精細化、常態化,為防范瓦斯事故筑起堅實防線。
茶山嶺煤礦勞企部副部長鄧志斌告訴記者:“多年來,在湖南局監察執法二處的有力督導下,企業自身越來越重視安全培訓。自2007年起至今,已連續18年實現‘零死亡’的安全記錄。”
監察員檢查低壓電氣設備漏電保護試驗情況。
貼心服務解企憂
監察執法路,遇題細且實。
一天晚上10點,湖南局監察執法三處的值班室里,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湖南煤礦安全生產綜合信息平臺發出超限報警提示音。耒陽市興源公司伍家沖煤礦采煤工作面T1甲烷傳感器超限報警,最大值竟達99.9%,超限時長達1小時26分。
值班監察員迅速按規定報告,并立刻通知返程途中的監察員魏祥龍、高云掉頭趕赴煤礦。在前往煤礦的途中,監察員一邊調度情況,一邊向湖南局值班室溝通匯報。
當監察員火速趕到煤礦調度室后,通過查詢安全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復合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數據,初步判定為瓦斯傳感器故障導致超限。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們決定下井前往超限的工作面查看。
井下,昏暗的燈光下,徒步近3公里,井下-300m的巷道里,魏祥龍、高云緊張而有序地開展現場核查。他們發現,出現故障的甲烷傳感器生產日期為2018年12月,內部有水珠,部分電路板元件已被腐蝕。升井后經過地面分站連線測試,該傳感器在重啟后約5秒鐘內數值飆升至99.9%,隨后在0%~99.9%之間波動。
“本次瓦斯超限雖然是由甲烷傳感器故障造成,但暴露出煤礦對傳感器管理維護不到位、應急處置措施不及時的問題。”魏祥龍嚴肅指出,并要求煤礦立即整改,加強安全管理,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核查完畢已到次日凌晨3點。
后續,執法三處結合監察執法計劃,在興源公司組織了一場監控系統專題知識交流講座會。針對監控誤報警、監控故障高、斷線率高等問題,邀請了廠家技術員、綜合信息平臺網絡運營商負責人等共同赴現場指導。
“經過執法三處組織專家現場培訓指導,我們礦通過分批更換老舊監控設備、增設一趟網絡線路等有力舉措,現已大大降低了同類問題的發生。”該礦礦長張資平說。
該礦安監部部長周鋒告訴記者:“以前,監察員來煤礦檢查,我們總是擔驚受怕,現在我們非常歡迎監察員多來現場檢查指導,他們在查出問題、消除隱患的同時,還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指導。只要監察員來給我們培訓上課,職工們積極性都非常高。”
責編:曾金春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