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羅亞瑩 徐康莉)近年來,盲盒經濟風靡全國,從潮玩到美妝,從文具到電子產品,“未知的驚喜”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然而,不少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熱潮,借“幸運抽盲盒”“免費開盲盒”之名套取用戶個人信息,進而實施精準詐騙。近日,寧鄉市檢察院就對這樣一群以盲盒抽獎為幌子,行數據倒賣之實的犯罪分子提起公訴。
2024年2月以來,蔡某通過朋友介紹從事客服工作,工作內容為按照上線的安排通過遠程聊天軟件與目標客戶使用專門話術聊天,以送禮品反饋客戶、提供慈善基金會賬號收取海外代購費等方式騙取客戶信任,并以抽取盲盒的形式設置虛假獎金和iPad電腦等虛假獎品,進而索要客戶身份信息、銀行卡賬號、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獲取相應信息后,再發在上線指定的“丟單”群內,然后,由上線根據信息對客戶實施電信詐騙等活動。客服則從中獲取提成報酬。
2024年3月,蔡某將客服業務推薦介紹給王某。隨后,王某等人邀集另外6人成立工作室,通過以上手段專門從事犯罪活動。截止至案發,蔡某等8人分別非法獲利4000余元至兩萬余元不等。
2025年1月21日,寧鄉市檢察院以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對蔡某、王某等8人提起公訴。2月28日,經法院判決,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拘役3個月至有期徒刑8個月不等的刑罰,并處罰金,追繳、沒收全部違法所得。
檢察官提醒: 盲盒的樂趣在于未知,但個人信息的安全不能交給運氣。要警惕盲盒消費背后的信息泄露風險,在參與盲盒活動前務必要提高防范意識,提前檢查網址域名、企業資質,確認是否為品牌官方活動。若需提供個人詳細資料,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活動真實性。如發現信息泄露或遭遇詐騙,立即凍結銀行卡、修改密碼,并保留相關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別讓自己的個人信息變成犯罪分子的盲盒獎品。
組稿:李翔
責編:李翔
一審:李翔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