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黃順祥)為鞏固長征紅色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成果,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清明節前夕,龍山縣人民檢察院與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文旅廣電局、召市鎮人民政府及召市鎮民族中心小學學生代表,在召市鎮烈士墓群和隨營學校舊址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守護英烈榮光”主題活動,將紅色資源保護“回頭看”與紅色基因傳承教育深度融合,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實踐課。
檢察履職“回頭看”顯成效
活動中,全體人員向烈士墓集體默哀、敬獻鮮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現場通過展示檢察公益訴訟整改前后對比照片及文獻資料,直觀呈現三年來檢察機關守護紅色資源的成果:辦理英烈保護案件13件,推動修繕烈士墓等設施8處,集中安葬散葬烈士60余名,為1位烈士找到親人。
檢察官以“尋訪者”視角,講述了招頭寨戰役中87名無名烈士的壯烈故事,以及隨營學校培養327名軍政干部的紅色歷史,并重點分享了余業寬烈士衣冠冢設立、聯動救助烈士后代等典型案例,傳遞“保護紅色資源是全民之責”的理念,凝聚社會守護合力。
法治教育潤澤“幼苗”成長
?活動特別邀請12名小學生代表參與,通過沉浸式教育引導青少年感悟革命精神。在隨營學校舊址,檢察官覃雪菲以“檢心護苗”宣講團成員身份,結合黨史故事與檢察履職實踐,向學生闡釋“紅領巾為什么是紅色”的深刻內涵,激勵青少年從紅色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學生代表紛紛表示,要學習先烈堅韌不拔的品格,爭做新時代紅色基因傳承者。
厚植未成年人愛國情懷
龍山縣人民檢察院始終將紅色資源保護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近年來,通過組織“法治進校園”、紅色故事宣講等活動,讓青少年在黨史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此次活動中,檢察機關聯合學校、行政部門形成“守護紅色資源、培育時代新人”的長效機制,以法治力量護航紅色文化薪火相傳。
下一步,龍山縣人民檢察院將持續深化紅色資源保護公益訴訟監督,用法律捍衛信仰。同時,結合檢察履職,講好“紅色故事”,創新“檢察+教育”融合模式,為賡續紅色血脈、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檢察力量。
組稿:梁原
責編:李翔
一審:李翔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