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通訊員 王浩銘
近年來,鳳凰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堅持把深化對村(社區)巡察作為推進政治監督向基層延伸、推動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有力舉措抓緊抓實,突出在統籌、質效、整改上下功夫、做文章,進一步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科學統籌
不斷優化“兩個覆蓋”
按照“鄉鎮黨委初定,紀檢監察、組織、農業農村、信訪等部門提供數據參考,巡察辦綜合調整,領導小組研究通過并報縣委審定”的程序,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將全縣285個村(社區)精準分類分區,“一般關注類”246個、“風險關注類”35個、“重點隱患類”4個,制定《鳳凰縣村(社區)全覆蓋工作規劃》,做到因村施策、各有重點。
將全縣17個鄉鎮285個村(社區)納入本屆縣委九輪常規巡察,穩步推進對村(社區)巡察。每輪巡察前,對照“四個聚焦”了解重點問題,協調紀委、組織、財政、審計等部門詳細了解村(社區)基層黨建、項目工程、信訪維穩、鄉村振興工作等問題信息,逐村分析研判巡察的重點方向,防止盲目巡察,確保精準發力,點穴式、穿透式開展巡察。
創新方法
著力提升巡察質效
組建巡察隊伍時,突出把有鄉鎮基層工作經驗、善于與基層群眾打交道的黨員干部納入巡察隊伍,特別是把科干班、中青班中在鄉鎮村一線崗位上的優秀學員交叉安排到巡察隊伍中去,既讓他們在巡察工作中得淬煉、快成長,又充分發揮其了解當下的優勢直插現場、直找問題。截至目前,已開展的6輪涉及鄉鎮村(社區)的常規巡察,已抽調12名“老鄉鎮”、8名在鄉鎮崗位的科干班及中青班優秀學員參加巡察。
按照“巡察公告到村民小組貼、苗漢雙語‘大喇叭’播、村民小組開會講、逢場趕集攤位擺、村民微信群里發”等方式開展宣傳,發動群眾參與巡察工作。巡察干部堅持“四下基層”,走村入戶到群眾身邊去拉家常,聽群眾講實情、提建議。
堅持“邊巡邊查”,問題線索移交前與縣紀委監委聯系鄉鎮的相關紀檢監察室充分溝通,聯合分析研判,科學精準分類,切實提高問題線索成案率。本屆縣委以來,共向縣紀委監委移交村(社區)黨員干部問題線索48件,黨紀政務處分38人,誡勉8人,推動立行立改事項98件,推動清退違規資金、追回民生資金50余萬元。
壓實責任
巡察整改提升群眾滿意度
結合省、州梳理出的村(社區)共性問題清單和縣級巡察發現的問題,整理出有鳳凰縣域特色共4方面16項問題的村(社區)共性問題清單,下發提示函,17個鄉鎮共自查自糾村(社區)問題253個,整改完成率達96%。村(社區)面貌得到有效改善,群眾滿意度得到較大提升。
對巡察發現村(社區)問題,實行雙交辦、雙監督制度,即向鄉鎮黨委、向村(社區)黨組織反饋交辦,由縣鄉兩級紀檢監察機構、縣鄉兩級組織部門開展日常監督,聯合發力、全程督導,確保發現的問題線索條條都整改、件件有著落。
嚴格開展整改評估,推動“新官理舊賬”,堅持聯系縣領導列席巡察反饋會,督導整改全過程,確保反饋問題全面整改到位。對于虛假整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的,嚴肅問責追責。截至目前,因對村(社區)反饋問題整改不力被黨紀處分縣管干部1人,集體談話15場251人次。
責編:劉冬晨
一審:劉冬晨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