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盧麗君)核查購銷合同、講解履約要點和風險提示、為企業解答法律困惑……近日,永定區人民法院天門山人民法庭將“法治診室”搬進四都坪鄉界上青莓茶基地,通過“把脈問診”式司法服務,為鄉村振興特色產業注入法治動能。
在企業生產車間,法庭干警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及現階段面臨的市場挑戰。企業負責人面對法庭的“問需于企”,坦言了在用工、合同履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法律困惑。法庭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就生產經營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風險點進行了初步分析,同時向企業代表介紹了人民法庭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工作舉措,包括設立涉企案件“綠色通道”、推行“立審”一體化服務、開展企業合規指引等。
企業管理層及職工代表則圍繞用工管理、商業合同風險、侵權糾紛處理等方面提出具體問題。針對“如何應對貨款久拖不付”“人都跑路了錢還要得回來嗎”等高頻問題,法庭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進行解答,并建議企業建立健全審查機制,從源頭降低法律風險,對不履行合同義務的相對方應及時溝通和主張權利。
雙方還就“法庭+企業”常態化溝通機制達成共識,明確通過定期走訪、線上答疑等方式保持密切聯系。
活動最后,法庭以“企業經營中的法律風險與防范”為主題在青錢柳、莓茶套種基地開展普法宣傳,圍繞合同簽訂履行、知識產權保護、安全生產責任等企業關心的熱點問題,結合案例,詳細講解了風險識別方法和應對策略,同時向現場人員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
企業負責人表示:“法官走進廠區,深入田間地頭,不僅解決了具體問題,更讓我們感受到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們有事情盡量不麻煩法院,但是有司法保駕護航,我們發展更有信心!”
隨著“公正與效率”主題的深入實踐,永定區人民法院將繼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整合多元解紛資源,推動涉企糾紛“一站式”化解,用更精細的司法供給、更柔性的解紛方式、更前瞻的合規指引,為企業打造“穩預期、低成本、高效率”的發展環境,讓每一家市場主體都能在法治陽光下安心經營、蓬勃生長。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