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見習記者 周萌 通訊員 周湘汶)
5月30日上午,常德市召開《常德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監督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頒布施行新聞發布會,全面解讀這一地方性法規的核心內容及實施安排。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發布會。
會議現場
《規定》是常德市首部聚焦物業服務的地方性立法,將于2025年6月1日正式施行。《規定》自2023年12月啟動立法程序,歷經三次審議并經省人大批準,最終形成12條“小快靈”條款,直擊業委會成立難、物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公共收益不透明等民生痛點。發布會上,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定》的出臺,既是法治保障,更是民生答卷。”
《規定》以“小切口”推動“大治理”,呈現四大亮點。一是黨建引領明方向。明確在小區、業委會或物業管理委員會、物業企業建立黨組織,讓黨員帶頭協調矛盾;二是自治能力大提升。設立物業管理委員會制度,對具備成立業主大會條件但超過一年未成立或業委會未及時換屆的住宅小區,街道辦事處應在3個月內組建由社區工作人員和業主代表組成的物業管理委員會,推動選舉業委會;三是數字監管更透明。建立全市統一的物業服務監督平臺,業主可隨時查詢服務標準、公共收益等信息,實現“指尖上的監督”;四是剛性約束強服務。對物業企業違規停水停電催費、侵占公共收益、拒不移交等行為設定明確罰則,最高罰款10萬元,并納入信用記錄,倒逼企業提升服務質量。
發布會強調,將以黨建引領筑基、數字平臺建設、配套文件支撐、執法能力提升、普法宣傳覆蓋等舉措推動《規定》落實。
媒體記者就《規定》的亮點和特色、“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模式、物業企業的服務質量評定、物業管理委員會與業主委員會權責的劃分提出問題,相關單位負責人答記者問。
從“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規定》的出臺標志著常德基層治理邁入法治化、精細化新階段。未來,隨著《規定》落地,常德居民“家門口的煩心事”有望加速化解,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小區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
責編:周萌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