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劉夢嬌 劉揚)“叮咚!小朋友們,收到一份特別的‘六一’禮物啦 !它不是玩具,也不是糖果,而是一把神奇的‘安全鎖’,能鎖住危險,保護你不受欺負。這把‘鎖’就藏在法律里,藏在今天的課堂里,想知道怎么使用它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解鎖這份最酷的節日禮物吧!”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為加強農村青少年法治教育與心理健康關懷,5月29日,津市市檢察院走進津市市白衣鎮中小學開展檢校同行“慶六一 護成長”主題教育。
老師的道法課堂:構筑心靈的“防護盾牌”
陳文超老師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以“法治防線+心靈盔甲——向校園欺凌說‘不’”為主題,自主研發道法課,從欺凌的識別、應對及心理健康調適等方面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樹立尊重他人、友善共處的價值觀。課堂上,陳文超老師先用揉紙游戲讓同學們體驗暴力對心靈的傷害,通過兩兩對決的答題小游戲讓同學們加深對欺凌行為表現的認識,最后通過“少年的你”情景劇創設的方式,讓同學們身臨其境的感受欺凌,學會正確面對欺凌。
檢察官的法治課堂:了解身體的“安全邊界”
“同學們,如果遇到性侵害該怎么辦?”檢察官張伶通過“案例警示+互動教學+情景模擬”的創新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到了防侵五步法:大聲說“不”、迅速離開、保留證據、及時告知、尋求法律幫助。還通過“安全圈”小游戲,讓孩子們區分安全接觸與危險接觸,明確了身體的隱私部位不容侵犯,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自我保護觀念。
學生的防欺凌心聲?
在討論“面對欺凌該如何做”時,老師鼓勵孩子們思考有效的應對措施,并寫下自己的建議。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老師組織大家制作防欺凌主題手抄報。孩子們用畫筆和文字表達了對校園友善氛圍的向往,有的繪制了“團結友愛”的班級場景,有的寫下“拒絕欺凌,從我做起”的倡議,還有的創作了小故事,講述如何正確應對欺凌行為。
活動中,津市市檢察院還為該校開啟了“檢察官心語信箱”,發放了宣傳手冊。活動?結束后,白衣鎮中學校長卜濤為檢察官張伶頒發了法治副校長聘書,并對此次活動給予高度評價:“這樣的課堂既‘走新’又‘走心’,這堂‘雙師’道法課實現了法治專業性與教育針對性的統一,是學校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實踐。”
下一步,津市市檢察院將繼續延續“雙師課堂”模式,聚焦未成年人綜合保護,讓每一朵“向陽花”都在法治陽光下茁壯成長。
責編:馬志軍
一審:馬志軍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