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杜妮)
為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轄區企業規范用工管理,從源頭預防勞動爭議糾紛,5月28日,漢壽法院主動延伸司法職能,走進高新區產業園區,為三十余家重點企業負責人、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開展“企業勞動用工法律風險與防范”專題普法講座,以司法服務溫度提升企業發展加速度。
講座現場
高新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匯聚了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創新型企業。隨著企業規模擴張,勞動用工糾紛呈現上升趨勢。漢壽法院通過走訪調研發現,部分企業在勞動合同簽訂、工傷認定、離職補償等環節存在法律盲區,亟需專業化指導。為此,漢壽法院梳理了近三年轄區勞動爭議案件數據,針對勞動合同條款漏洞、工傷賠付標準等六類高發問題設計專題講授+案例剖析+現場答疑的課程體系,為企業送上量身定制的“法治套餐”。
講座現場,杜妮法官結合典型案例,深入淺出解析法律要點,針對風險防范前置化,從招聘環節的入職審查、試用期約定,到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設計,系統講解如何避免“帶病簽約”;關于用工管理規范化,針對調崗調薪、考勤制度、績效考核等高頻爭議點,提出“程序合法+證據留痕”的雙重保障方案;關于工傷處置標準化,詳解工傷認定48小時界限、商業保險補充賠付等實操要點,幫助企業構建“預防-認定-賠付”全流程機制;針對爭議化解多元化,倡導建立內部協商、工會調解、司法確認的階梯式糾紛解決模式,降低訴訟成本。
互動環節中,某科技公司負責人現場提問: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后反悔索賠,企業該如何應對?法官從協議效力認定、補繳責任劃分、賠償風險規避三個維度給出解決方案,贏得熱烈掌聲。參會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這種“以案說法”的方式讓抽象法條變得生動可感,真正解決了工作中的困惑。
此次普法活動填補了企業的法律知識盲區,幫助其健全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降低用工糾紛發生率,可以有效推動勞動爭議治理從“末端解決”轉向“源頭防控”,促使司法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同時增強了投資者信心。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指出:“法治化、可預期的用工環境,是我們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
下一步,漢壽法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完善司法護企三項機制,以更精準的司法供給護航企業發展,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司法動能。
責編:周萌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