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杜巧巧 整理
近日,張家界公安局永定分局“1995.10.2”專案組人員千里奔襲,歷經122個小時,遠赴新疆,將30年前命案在逃人員符某某安全押解回永定區。
當嫌疑人符某某戴著手銬走出警車,這場持續30年的追蹤終于畫上了句點。
“我終于不用再躲躲藏藏地過日子了。”審訊室里,犯罪嫌疑人符某某如釋重負。
作為親歷該案的參與民警之一,張家界公安局永定分局刑偵大隊民警胡雨桐和湖南法治報記者分享了他參與辦案的全過程,他說——
5月14日,隊里突然接到了一則來自新疆警方的協查通報。
通報說,他們控制了一個可疑人員,和一個我們追查了30年的命案嫌疑人畫像高度吻合。
“是他!我們追了他30年,化成灰我都認得!”看到附在協查通報上的具體案件材料后,辦公室里有人驚呼。
2023年剛到隊里接手這個案子的時候,我連夜把卷宗翻得起了毛邊。
1995年10月2日凌晨,21歲的陜西門窗廠工人符某某受人雇傭,在永定區將王某某殺死。案發后,3名同伙相繼落網并被判刑,唯獨符某某如同人間蒸發。
三代刑警的走訪記錄顯示,這個出身關中農村的青年案發前毫無劣跡,卻在犯下命案后徹底斬斷社會關系。
當年,確定符某某身份后,我們對他進行了網上追逃??蛇@么多年,沒有一點水花。
消失了30年的命案嫌疑人突然出現,大家都很激動。
“雨桐,你準備一下,去新疆把人帶回來?!苯拥饺蝿蘸?,我又開始在心里復盤,已經默默刻畫過無數次的符某某。
符某某1974年出生,案發前是普通的門窗廠工人,沒有任何犯罪前科。有正經工作卻受雇傭殺人,是年輕氣盛還是另有隱情?1995年犯案后就消失了,這么多年,他靠什么為生?又是怎么躲開警方追逃的?
帶著這些疑問,我出發去了新疆。
在新疆,我見到了“漂白”身份的符某某。他如今姓曹,這些年一直在新疆的各個工地上打零工為生。
審訊室里,這個自稱“老曹”的男人聽到張家界方言時,佝僂的背突然挺直了。他盯著我,喉結上下滾動:“我知道你們為什么來?!?/p>
從警7年,這個耗盡永定三代刑偵人心力的積案早已刻進我的骨髓。
啟程前,我推演了無數次:審訊室要用什么坐向,戰術板上畫滿心理突破路線,甚至預演了他可能出現的各種應激反應。
可這個筑起沉默高墻已經30年的男人,卻在聽到我們來處的剎那自行決堤——他比我們想象中的更渴望傾吐。
預審專家手冊里強調的“三層十策”訊問法我沒派上用場。
“女兒總問我為啥從不帶她回陜西,我騙她說爺爺奶奶早死了?!彼﹃箝g的手銬,干燥開裂的手掌在金屬上蹭出細碎皮屑,“其實我連爹娘現在是否健在都不知道?!?/p>
押解回張家界的路上,符某某整夜盯著窗外??斓綇埣医鐣r他突然開口:“警官,聽說現在高鐵到西安很快?”得到肯定答復后,這個50歲的男人把臉埋進掌心,淚水從指縫滲出來:“這么多年,我都不敢回家?!?/p>
受害人王某某的身份證住址欄永遠定格在1995年的地址,而我們的檔案柜里存著的多張往返陜西的火車票存根——最舊的那張硬紙板車票上,老隊長的指紋還印在“張家界→西安”的箭頭旁。
他們,難道都沒有家嗎?他們不想回嗎?
5月23日,當符某某在審訊筆錄上按下手印時,物證室里那袋泛黃的卷宗終于被移送到檢察院。
陽光穿過鐵窗灑在物證柜上,30年前的血衣、卷刃的兇器與嶄新的DNA鑒定書靜靜躺在一起,和我共同見證著這場跨越世紀的正義抵達。
責編:李禎媛
一審:李禎媛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