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陳強)為進一步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基層的知曉率和影響力,6月5日,常寧市蔭田司法所組織開展了一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讓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
針對農村群眾的法律需求和接受特點,蔭田司法所聯合鄉鎮綜治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人員、普法志愿者組成宣傳小分隊,開展“民法典進家門”活動。
“家門口”的普法課堂。在鎮政府大門口開設流動普法講堂。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鄉音土話”,結合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重點講解了《民法典》中關于婚姻家庭糾紛、民間借貸、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宅基地使用、個人信息保護等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規定,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范。
“零距離”的答疑解惑。在法律咨詢臺前,宣傳人員耐心細致地解答村民提出的各類法律疑問,如“子女不贍養老人怎么辦?”“給了彩禮沒結成婚,能要回來嗎?”“替人擔保簽字會有什么風險?”“借出去的錢要不回來怎么辦?”等,通過“面對面”法律服務,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法律問題。
“進萬戶”的專業寶典。本次系列宣傳活動覆蓋面廣、形式靈活、內容貼近民生,在全鎮范圍內掀起了學習《民法典》的熱潮。活動期間共發放《法律明白人》、《民法典》“六進”系統宣傳資料(進農場村篇、進企業篇)800余份,惠及群眾600余人。
“以前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現在聽了講解才知道,《民法典》里講的都是我們身邊事,像分家、借錢、養老這些,心里有譜多了!”一位參與活動的村民張大爺感慨道。許多群眾表示,通過活動,對《民法典》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行為邊界,學會了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下一步,蔭田司法所將以此次宣傳活動為契機,不斷創新普法形式,豐富普法載體,推動《民法典》在基層落地生根,讓法治成為護航鄉村振興、促進社會和諧、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堅實保障。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