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張薇 白凡)六月,陽光明媚,草長鶯飛。為充分發揮非遺的教化育人作用,引導罪犯積極改造,6月4日,湖南省吉首監獄聯合湘西州民族文化館省級非遺傳承人李鐵騎老師團隊開展了“湘西非遺·潤澤‘育’園”踏虎鑿花文化傳承活動。40名罪犯近距離感受了非遺魅力,在傳統技藝中洗滌心靈,重塑自我。
活動伊始,李鐵騎老師向罪犯們詳細介紹了踏虎鑿花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與文化內涵。“踏虎鑿花”是流傳在湘西地區的一種民間“不用剪刀的剪紙藝術”,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踏虎鑿花不僅是指尖上的藝術傳承,也是傳統文化與心靈修復的橋梁,更承載著非遺技藝中承載的民俗智慧與民族精神。傳承人李老師為此次活動特量身定制了貼合我獄實際情況的花樣,生動講述了背后的故事,并展示了精美的鑿花作品,教授了獨特的鑿刻技法。
圖為:“踏虎鑿花”省級非遺傳承人李鐵騎老師授課現場
實操環節,許多罪犯初次接觸刻刀動作生澀、神情緊張、小心翼翼地生怕出錯。在老師們和監獄民警的鼓勵下,他們慢慢靜下心來,從簡單的線條開始鑿刻。有的罪犯因用力不均導致紙張破損,情緒有點沮喪;有的罪犯遇到較為復雜的地方,一時不知如何下手。傳承老師立即手把手糾正其姿勢,講解發力技巧及鑿刻方法,幫助他們重新投入創作。隨著練習深入,大家漸入佳境,鑿刻出的線條愈發流暢,現場氣氛熱烈而專注。
圖為:部分罪犯的“踏虎鑿花”工藝作品
經過6個小時的努力,罪犯們創造出了一幅幅充滿個性、特色的鑿花作品。盡管作品略顯稚嫩,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罪犯肖某感慨道:“以前總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今天我居然完成了三幅作品,讓我找回了久違的成就感,原來我也能做好一件事。”
圖為:李鐵騎老師給副監獄長王志勇介紹“踏虎鑿花”工藝
此次活動不僅是非遺技藝的傳承,更是一次心靈的救贖。踏虎鑿花講究耐心與專注,他們在鑿刻過程中學會了靜下心來審視自己,反思過往,培養了耐心和專注力,增強了改造信心。吉首監獄將以此活動為契機,繼續探索非遺文化與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深度融合,后續還將引入“苗畫”“竹編”等優秀傳統文化項目,豐富教育改造形式,幫助罪犯在文化浸潤中重塑正確價值觀,更好地走向新生。
責編:李穎
一審:王薇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