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九九九九,日韩a级一片,一本精品999爽爽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婷婷国产在线,香蕉视频xxx,一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

“黨建+”讓窮溝溝變了樣 ——海東市樂都區高廟鎮卯寨的“蝶變”
2021-06-23 16:35:47          來源:法制周報 | 編輯:李林俊 | 作者:萬朝暉 伏志勇 | 點擊量:14578         

法制周報記者 萬朝暉 伏志勇

“在景區設立黨支部和黨史館,讓景區更有內涵,更有厚度。通過‘黨建+’的形式,讓周圍的農民吃上了‘旅游飯’,解決了周圍人就業的問題,這種方式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新疆法制報社新聞中心首席記者古雪麗這樣稱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高廟鎮卯寨景區黨建工作。

“在景區設立黨支部,體現了當地政府對黨史學習的重視,周圍的村民和游客都能在黨史館參觀學習,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昔日的窮溝溝變成了今日的旅游勝地,黨建引領發揮了標桿作用。”山西法制報社消防專刊主任李萱高度評價了卯寨景區“黨建+”模式。

6月23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全國法治類主流媒體采訪團一行走進卯寨景區,全國各地25家法治類媒體的記者們紛紛拿起手機、相機記錄卯寨景區翻天覆地的變化。

卯寨景區位于海東市樂都區高廟鎮卯寨溝,因地處古代官道驛站而得名“卯寨”,從南至北依次分布著新莊村、扎門村、老莊村。近年來,借助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卯寨景區通過“政府搭臺,能人唱戲”,建立了一條以生態治理為基礎,通過“黨建引領”的致富之路,實現了從“窮溝溝”到“金窩窩”的“蝶變”。

“黨建+旅游” 安上紅色“引擎”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李連和帶領200多名農民工,投身到西電東送的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中。在外多年的他,深深感受到家鄉與外地的差距,想到家鄉的一座又一座荒山時,他下定決心要讓家鄉的荒山荒坡披上綠裝。2005年,李連和致富后回到村里,他懷著“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小康才對路”的想法,自發組織群眾,每當春秋季節便在村里的荒山荒坡義務植樹。隨著荒蕪的山坡披上綠裝,家鄉的環境越來越美,從四鄉八方慕名來游玩的游客也越來越多。李連和又想到了發展鄉村旅游,想讓卯寨成為鄉村旅游的一個品牌,不斷做大做強。2017年,李連和通過自籌、爭取整合資金共計5000余萬元修建起了集餐飲娛樂、河湟民居、文化碑廊等為一體的休閑山莊。

作為新發展起來的景區,卯寨景區旅游競爭力缺乏、統籌發展水平欠缺、市場調節能力不足。樂都區委組織部通過調研,結合卯寨景區實際,以新莊村為中心,成立了樂都區第一個景區黨組織——卯寨景區黨總支,李連和全票當選為黨總支部書記,實現了周圍三個村資源共用、發展共謀、成果共享。

李連和說:“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總書記的話說明,只有黨建工作搞好了,說明站得高了,站得高了才能看得更遠,才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自此,卯寨景區黨總支部提出了以觀光旅游公路為發展軸線,以東村生態農業游覽區、新莊卯寨旅游核心區、扎門鄉村文化游覽區以及外圍輻射帶動區為主的“一軸四區”旅游規劃,重點打造一二三產疊加的新型田園綜合體。

“黨建+脫貧”插上致富“翅膀”

放眼五年前,卯寨是一條窮山溝,卯寨的“窮”,一方面是窮在產業上,村民們都是靠天吃飯的莊稼漢,土磚土瓦土村落,面朝黃土背朝天。另一方面是窮在環境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百姓致富無路。

卯寨景區黨總支開展“黨員致富中心示范戶”培樹工作,一批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有思路、有技能、想干事、能干事的黨員,被優先錄用,參與景區建設和發展。通過黨總支引領、黨員領辦等方式發展有機蔬菜種植、特色家禽養殖、農家院等旅游配套產業,實現一體化發展。

現如今的卯寨景區,安排吸納周邊群眾長期務工180余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5名,月收入3000余元。荒山綠化、景區建設、臨時用工等季節性務工向貧困勞動力傾斜。還圍繞民宿一條街建設,動員農戶自主創業開店,當前3村的農戶自主營業70家,從靠天吃飯、勉強糊口的貧困戶,到足不出戶在家門口掙錢的“上班族”,景區發展與農民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基本形成。

在卯寨景區正式開發之前,李元有一直在外地做小工增加收入。景區發展起來后,他就回家種了100棵櫻桃樹。“當時沒想到我們村也能有這么大的變化,以前只是看見村黨支部書記李連和在山上種樹、建房子,但不知道他要干啥。”李元有說,除了種櫻桃以外,他還在景區里面侍弄花田,月工資4500元,每年有7個月的工期,加上櫻桃每年3萬元的收入,還有每年年底景區的分紅,支撐起家庭開銷不成問題。

目前,當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8500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17900元,實現了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7戶71人穩定脫貧,輻射帶動周邊村貧困戶脫貧44戶130人。

“黨建+平安”構建和諧鄉村

卯寨景區黨總支深刻認識到,想要致富,不僅要讓村民口袋“鼓起來”,還要讓法治意識“活起來”。只有法治意識提升了,村民法治水平提升了,平安鄉村建成了,卯寨才能真正做到長治久安,真正奔向致富之路。

李連和介紹,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等,在充分聽取民意、匯集民智的情況下,卯寨以“三議一表決”的方式,因地制宜,結合村實際及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協商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用這部“小法律”切實規范村民言行舉止,做到了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在日常生活中,村民之間互相督促,發揮農村黨員、干部、新鄉賢的示范帶動作用,組織開展鄉風民風評議活動。

“我們積極推出打分制,滿分為100分,如果有人打架斗毆就會扣兩分。年底的評分和分紅掛鉤,所以村民們都能遵守村規民約。”李連和告訴記者。

李連和還說,新莊、扎門、老莊3個村均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就婚喪禮俗定規矩、立標尺,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嚴格控制酒席、車輛、費用標準等。對超標操辦、鋪張浪費的現象進行事先勸導、勸阻,糾正群眾攀比心理,減輕經濟負擔,維護公序良俗,推動鄉村更加文明和諧。

不僅如此,李連和還組織動員全村力量,對各類矛盾糾紛和苗頭性隱患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拉網式排查、大調處。在全村建立了綜治維穩工作站,對所有矛盾糾紛及時化解,爭取在第一時間解決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對所有的糾紛矛盾和苗頭性事件登記造冊,形成矛盾糾紛化解長效機制。

“現在我們卯寨的村民晚上睡覺都不鎖門,真正實現了平安卯寨。”李連和笑著告訴記者。

一路走來,卯寨景區的發展是黨建引領村民在脫貧攻堅、平安鄉村工作中大膽開拓、不斷創新的結果。李連和說,今后,卯寨景區還將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為重點,圍繞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繼續加大鄉村文明和諧建設的宣傳力度,進一步調動廣大村民參與社會治理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進一步落實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的各項管理措施,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有序推進。

責編:李林俊

來源:法制周報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法律聲明-聯系我們
廣告熱線: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報官網ICP備案號:湘ICP備19000193號-3 版權所有:湖南金鷹報刊社有限責任公司《湖南法治報》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