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6時25分,“智慧漁政”指揮中心值班人員開展線上巡查。
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雷昕 通訊員 楊志勇
8月25日,益陽市資陽區資江水域碧波蕩漾,一艘輪船靜靜地停在岸邊,“監控”著平靜的水面。
2020年9月16日,省委巡視期間,發現資陽區禁捕退捕工作有所松懈,存在監管不到位,全水域沒有做到全覆蓋的問題。針對巡視組提出的問題,資陽區立行立改,加快推進智慧漁政監控系統建設,在先期10個監控站位試點的基礎上,又新增15個監控站點,覆蓋轄區內資江、洞庭湖、甘溪港水域25.3萬畝禁捕水域,最大限度壓縮非法捕撈空間。
“新增了15個監控站點攝像頭后,整個水域我們都能看得到,對非法捕撈人員和行為起到了強烈的震懾作用。”資陽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郭智高告訴《法制周報》記者。
智慧漁政給禁捕插上“科技的翅膀”
資陽區緊鄰洞庭湖和資江,全區水域面積37.02萬畝,其中捕撈水域面積25萬多畝。自從2020年初禁捕工作開展以來,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巡河制,對轄區內禁捕水域以及沿線河堤進行不定期巡邏。
“我們開展工作是兩個人一班,一個班是24小時,不定時巡查,主要查處一些違規捕魚的行為,比如違規垂釣,或者用電用網捕魚的違法行為。”資陽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漁政中隊工作人員陳樑說。因所轄水域面積廣、沿線河堤長,漁政執法隊伍人員嚴重不足。盡管執法人員24小時不定期巡查,仍然很難全天候有效地監管到所有禁捕區域。
“我們開展巡查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有時我們前腳剛走,后腳他們(違法人員)就出來了;有時晚上去巡查,隔很遠就看到有人,可我們過去的時候他們就躲起來。巡查區域很大,人手不夠,沒有辦法及時巡查到位。”陳樑反映。
針對人力巡河暴露出的問題和困難,資陽區創新監管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智慧漁政監控系統。與益陽鐵塔公司合作,在監管水域地監控站點架設高位鐵塔,在鐵塔上安裝25組可見光和熱成像雙光譜攝像頭,可對河面半徑3公里范圍內水域進行24小時高清監控。
智慧漁政監控系統的攝像頭能夠自動抓取疑似違法捕撈或違規垂釣等畫面,經過智能分析,對違法事件進行判定和預警, 并發送到執法人員移動終端,以便執法人員能及時現場核實查處。該系統不僅大大降低了執法巡查難度,也提高了執法人員的工作效率。
“有了這個智慧漁政之后,解決了我們人手不足的問題,在指揮中心就能監控到轄區內的禁捕水域。攝像頭有熱成像功能,即使天黑后,也能很清楚地監控到可疑人員。”陳樑坦陳。
新增15個監控站點
實現水域監控全覆蓋
2020年9月8日至11月13日,省委巡視組對資陽區進行常規巡視。巡視期間,指出資陽區禁捕退捕工作有所松懈,存在監管不到位,全水域沒有做到全覆蓋等問題,給資陽區禁捕退捕工作敲響了警鐘。
2020年9月,巡視結束后,資陽區紀委監委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成立專項督查組,開展禁捕退捕專項督察。同時加快推進智慧漁政第二期工程監控系統建設,在先期10個監控點位試點的基礎上,又新增了15個監控站點攝像頭,覆蓋轄區內資江、洞庭湖、甘溪港水域25.3萬畝禁捕水域。
目前,全區監控點位總數達到25個,實現全區禁捕水域的全覆蓋,最大限度壓縮非法捕撈空間。郭智高介紹:“整個水域我們在視頻里都看得到,對從事非法捕撈人員和行為能夠起到比較好的震懾作用。”
除了加快推進智慧漁政監控系統建設之外,資陽區還著力提升漁政執法能力、強化禁捕退捕政策宣傳、繼續加大巡查執法力度。截至目前,資陽區共立案查處非法捕撈行為36起,刑事立案22起,刑事處罰32人;查處沒收各類網具9700多米,收繳地網籠1100多條,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撈違法犯罪活動。
“我們將堅持市場清查常態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漁獲物購銷行為,堅決斬斷地下產業鏈。另一方面,建立巡查執法長效機制,完善智慧漁政監控系統,最大限度壓縮非法捕撈空間。”資陽區委書記付振南信心滿滿。
責編:萬丹
來源:法制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