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新制服換裝儀式。
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羅霞
通訊員 李雅琪 楊康毓
“黃花鎮一施工工地現在還在施工,吵得我們都睡不著覺,你們快來管管吧。”今年7月3日晚上11時40分,長沙縣行政執法局執法調度指揮中心熱線電話接到投訴。
不到10分鐘,該局黃花行政執法隊值班人員便趕到了施工現場,發現現場有嘈雜的工地打樁聲音,經3次邊界噪音數據采樣快速檢測,確認噪音超標,當即責令停止施工作業。
這是長沙縣打造24小時隨時接聽投訴、30分鐘趕到現場處置的全天候執法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行政執法歷經3次深度改革,全面謀劃綜合執法新格局,構建綜合執法新模式,全面整合23個領域行政執法職能,構建起“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先后獲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單位”。
3次深度改革構建綜合執法新模式
作為中西部第一縣,長沙縣素有“湖南首善、三湘明珠”之稱。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讓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一直是該縣的重點工作。
2011年,長沙縣率先在全省探索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相關部門調研發現,由于職責交叉、權限不清,在涉改職能部門中,有超30%的部門未辦理過行政執法案件。2016年,該縣正式成立湖南省首個縣級層面的綜合執法局——長沙縣行政執法局,集中行使國土規劃、教育發改、公共衛生、安全生產、文化旅游、生態環境、農林水利、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23個領域行政處罰權及強制權,實現由“九龍治水”向“一龍管水”“單一領域”向“全域覆蓋”“分散交叉”向“集中統一”的嬗變,有效破解執法體制不順、執法職責不清、營商環境不優等突出問題。
2019年,長沙縣又打造“行政執法局機關+18個鎮街執法隊及1個直屬執法隊”的縣域全覆蓋執法體系,執法力量92.2%下沉,夯實鎮街、村(社區)網格一級執法力量,力求投訴舉報“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鎮街”。
9月26日,記者走進湘龍行政執法隊,映入眼簾的是該隊所有執法人員照片和職務信息公示。執法隊以藍色為主色調,配備有詢問室,每個詢問室均安裝視頻全過程記錄設備。
據湘龍行政執法隊隊長吳其政介紹,該隊成立于2019年12月,共有執法隊員75名,為副科級事業單位。隊內設置4個執法組、1個專案組、1個內勤組、1個法制組,集中行使湘龍街道范圍內包含住建、環保、自資、農林、水務、畜牧、漁業、衛計、文化、交通、教育、城市管理等23個領域行政處罰權及與之相關的行政強制權。
湘龍行政執法隊陣地建設標準規范只是全局各鎮街行政執法隊建設的縮影。縣行政執法局直屬隊副隊長賀麗梅告訴記者,該局還對執法車輛、文書、證件、服裝全統一,辦公、執法、審批、培訓全集中。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執法辦案系統、政工人事管理系統、智能車鑰匙管理系統、人臉識別日常考勤管理系統,建立“互聯網+紀檢監察”管理模式,對人員出勤、執法及車輛使用情況進行實時在線監管。
信息化建設確保執法行為全面規范
多達3108項的行政處罰權和強制權,涉及求助、咨詢、投訴、建議等事項,如何建立統一的指揮調度系統,實現快速受理,精準處置,解決老百姓的實際需求?
2017年3月13日,長沙縣行政執法局執法調度指揮中心應運而生,開發綜合行政執法智慧管理云平臺,全面實現執法辦案在線流轉、執法數據在線查詢、執法結果在線公示。同時,向社會公布全縣行政執法統一投訴熱線:0731-85252110,10個電話坐席24小時在線,對群眾各類投訴統一調度處置。
長沙縣行政執法局執法調度指揮中心主任王佳介紹,投訴熱線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通過綜合云平臺上定位到投訴地點最近執法人員,以達到快速調度、快速處置目標。“執法隊員接到指令后,必須在30分鐘內趕到現場并回應或處置。通過佩戴的小步執法記錄儀,執法人員再將不少于3張現場處置照片、視頻,及處置文書、證據、筆錄等信息同步傳到綜合行政執法智慧管理云平臺,缺少任何一項系統均無法進入下一步工作流程,每一個過程均可回溯。”
值得關注的是,執法人員傳回的照片上自動記錄拍攝人姓名、拍攝時間、拍攝地點。正是這些關鍵信息,可判斷執法人員是否確實趕到現場處置,防止弄虛作假。
綜合行政執法智慧管理云平臺不僅提高執法效率,規范執法流程,更從源頭杜絕行政干預和辦“人情案”,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應急處突、投訴辦理效率也因此全面提升。2020年,該局共接處群眾投訴舉報37782件,較2019年增長13.05%,全年平均滿意度達99.47%,較去年上升1.68%。
主動回應群眾最關切問題
行政執法案件辦結后,當事人想查看辦理全過程該怎么辦?這一點,長沙縣行政執法局已通過文字、音像等方式,對立案、調查、取證、審查、決定、送達、執行等行政執法活動進行記錄并歸檔,并在陽光執法公示系統公示,實現行政執法行為的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確保執法行為全面規范。
賀麗梅表示,為規范行政處罰案件集體決策行為,提高集體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確保行政處罰公正、透明、合法、有效,長沙縣行政執法局出臺案件集體討論制度。案件集體討論實行分級討論,分為局案審會、法制科案審會、執法隊案審會。
對于公民處3萬元以上罰款、法人或其他組織處10萬元以上罰款等9項情況,必須進行局案審會集體討論。局案審會由局長主持,局領導、法制科、執法隊負責人、執法隊法制員、承辦人員等參加。
該局印發《重大案件法制審核制度》等60項工作制度,組建“法律顧問團+42名專業法制員”的法制審核團隊,對案件進行全面的法制審查。
依法行政是政府行為的基本準則,更是公民權利的基本保障。政府法治水平如何,主要體現在為人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哪些實質性的影響改善。
2021年3月10日,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春華行政執法隊通過高橋鎮白石源村處設置的動態稱重儀檢測系統,發現當事人胡某某駕駛的牌號為湘AJ13××的4軸貨車檢測車貨總質量62.3噸,超限31.3噸,按每超1000千克罰款500元的處罰標準,應處罰款人民幣1.55萬元,但是當事人在調查過程中提出陳述申辯,表示其患有嚴重疾病,需要花費高額的治療費用,家庭經濟狀況非常困難,希望考慮其困難予以減輕處罰。根據當事人提供的相關病歷資料及執法人員走訪當事人所在鎮村了解相關情況,該局探索包容審慎執法的相關要求,最終罰款人民幣7750元。
該局在法治政府示范創建中注重專家和公眾的參與,聘請23名行政執法監督員,對執法開展監督。
此外,該局還制作《2019年投訴舉報處置情況藍皮書》《2020年投訴舉報半年度指數分析》,從投訴來源、投訴領域、同期數據對比等方面對投訴舉報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揭示縣域投訴熱點、特點和變化趨勢,掌握人民群眾關注的行政執法工作重點、難點,對突出問題及時對癥下藥,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責編:萬丹
來源:法制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