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常德市中院和武陵區法院集中發放執行案款1249萬元。
2021年12月21日,岳陽縣法院聯合岳陽縣檢察院、岳陽縣東洞庭湖漁政監察執法局開展打擊非法捕撈公益訴訟增殖放流活動,在洞庭湖水域投放400余萬尾魚苗。
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曾雨田
全省法院新收案件120.2萬件、結案116.5萬件;21個集體、23名個人獲省部級以上表彰;執結案件29.7萬件,到位金額871.5億元……
1月18日下午,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田立文向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法院工作報告,全面回顧了2021年全省法院主要工作。數據翔實、案例典型、舉措扎實。報告充分展現了全省法院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維護公平正義的初心與使命,在全省法院系統引起了熱烈反響。
“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司法質效”
2021年,全省法院高質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三表率一模范”機關建設,創建4個省級文明標兵單位、412個黨員先鋒崗,全省法院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不斷增強。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通過過去一年系統的黨史學習教育,我們領會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加了歷史自信、增進了團結統一、增強了斗爭精神。“長沙市岳麓區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李金城表示,作為政法隊伍中的一線辦案干警,將把學習黨史作為永恒課題終身課題,努力把黨史學習與審判工作相結合,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司法質效,在法治建設的征程上守初心、擔使命,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真正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充分發揮審判職能”
“讓違法者既承擔法律責任,又履行生態環境修復義務。”會上,田立文的話語鏗鏘有力。對此,岳陽縣法院綜合審判庭庭長徐大兵深有感觸。
徐大兵介紹,2021年,岳陽縣法院秉承“保護優先、恢復為主”的司法理念,通過開展打擊非法捕撈公益訴訟增殖放流活動,在洞庭湖水域內投放魚苗446萬余尾。“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職能,持續加大對非法捕撈水產品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打擊力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長沙市開福區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庭長易智也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工作報告精神,立足崗位,積極作為,敢于擔當,依法嚴懲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大力支持環保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持續推行增殖放流、補植復綠、勞務代償等修復措施,探索采取生態環境禁止令措施,適時開展巡回審判活動,發布環資審判白皮書,切實保護湘江流域綠水青山”。
“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聽完工作報告,衡東縣法院楊橋法庭庭長劉尚球備受鼓舞、備感振奮。
田立文在報告中指出,湖南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矛盾多發區域設立1518個訴源治理工作站,訴前調解糾紛33.8萬起,我省萬人成訟率全國最低。劉尚東表示,“深入推進訴源治理,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是一條高效、便捷、低成本、促和諧、惠民生的解紛模式”。
作為一名基層法官,劉尚球表示,將更加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通過完善“一村一特邀調解員”“駐庭調解員”制度,推廣屋場懇談會、模式法庭下鄉等普法方式,促進非訴解決機制整體質效的提高,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止步在訴前,進一步發揮好人民法庭密切聯系群眾的“連心橋“、維護公平正義的“橋頭堡”作用,以優質的司法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長沙鐵路運輸法院立案庭庭長溫海敏同樣關注訴源治理工作。溫海敏介紹,長沙鐵路運輸法院自2019年集中管轄行政案件以來一直致力于推進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工作,先后與望城區法院、寧鄉市法院、瀏陽市法院共建聯合訴源治理工作站,將調解工作貫徹于行政訴訟的訴前、訴中、執行全過程,形成了糾紛化解合力。溫海敏表示,今后,長沙鐵路運輸法院將進一步落實司法為民措施,完善訴源治理工作機制,為法治湖南建設貢獻力量。
“用真金白銀兌現勝訴權益”
“報告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溫度,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體現了湖南法院人的擔當。”常德市武陵區法院執行局局長周昂表示:“從每一個數據中看到了每一名法官的擔當作為,每一個數字背后都凝聚著無數法院人的辛勤汗水。”
周昂介紹,2021年,常德市武陵區法院依法打擊拒不執行行為,全年拘留拘傳89人,扣押車輛31臺,移送公安偵辦案件5件,判處拒執罪兩件兩人,執行到位7.2億元,用真金白銀讓勝訴當事人真切感受到司法獲得感。“報告對2022年全省法院執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名基層法院執行法官,深感責任重大。”周昂表示,將按照報告要求持續開展“三湘風暴”專項執行行動,加大失信懲戒和拒執犯罪打擊力度,持續攻堅切實解決執行難。
“為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貢獻力量”
“報告鮮明指出,要‘發揮司法效能,保障發展大局’,這也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在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方面,人民法院責無旁貸、重任在肩。”長沙市望城區法院經開區巡回法庭庭長羅新祥介紹,近年來,望城區法院堅持創新工作舉措,強化服務理念,踐行司法為民,為打造轄區最優法治營商環境貢獻力量。對于仍有持續經營價值和可能性的企業,望城區法院盡可能適用重整方式進行救治,以盤活資產為目標,讓企業重新煥發生機。
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園內企業,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申請破產清算。望城區法院充分運用府院聯動機制,與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園和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反復溝通聯系,召開由院長、主管院領導主持的案件推進會,通過管理人與某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企業的多輪談判磋商,2021年4月23日達成總價8000萬元的整體資產轉讓協議,高效穩妥地促成資產變現,順利實現“騰籠換鳥”。
羅新祥表示:“2022年,將繼續在服務發展大局和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方面開拓進取、干在前列,充分發揮司法職能,優化營商環境。”
責編:萬丹
來源:法制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