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燕娟 周小雷
9月8日,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表彰大會上,長沙縣紀委監委被評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成為我省3個獲表彰的集體之一。
作為三湘第一縣,今年,長沙縣位列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第一,更是連續15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背后離不開全縣紀檢監察機關的保駕護航。
此次再獲國家級榮譽,是長沙縣紀委監委以全域清廉星沙建設為總攬,著力營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忠誠履職、創新實干的有力見證。
以政治監督助推高質量發展
9月5日,位于長沙縣黃花鎮的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該工程是湖南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項目,占地1.4萬余畝,總投資約430億元。
“項目涉及黃花鎮5個村(社區),需動遷929棟房屋1459戶居民。”黃花鎮紀委書記譚仲介紹,項目牽涉資金大、范圍廣、人員多,且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是易產生腐敗的高風險區。
針對群眾擔心補償標準不統一的問題,該縣堅持“一把尺子、一個政策、一視同仁”的原則,建立縣紀委監委、鎮紀委、村紀檢監督小組三級監督體系,邀請包括拆遷對象在內的24名有威望的村民擔任廉政監督員。
在黃花鎮機場改擴建指揮部門口,記者看到張貼了20多塊公示欄,拆遷戶的人口、家庭設施、補償金額、資金撥付等情況一目了然。
“有關拆遷的情況都張榜公示,保證公開公正,群眾也有順暢的監督反映渠道,能及時解決訴求。”譚仲說,通過靠前監督、全程監督,確保陽光拆遷,創造了6個月騰地1.4萬畝的“長沙效率”,為項目有序推進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圍繞“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緊扣實施“強省會”戰略,長沙縣紀委監委強化政治監督,制定監督任務清單,推動解決重大項目建設問題129個。全縣紀檢監察干部下沉聯系企業,服務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該縣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縣”。
以信息化賦能提升監督質效
走進長沙縣紀委監委信訪室,19個鎮街來訪接待室在一張大屏幕上全部顯現。那頭,群眾在鎮街接待室反映訴求,這頭,縣紀委監委通過屏幕對紀(工)委接處訪工作全程監督。
不久前,村民劉某來到所在鎮紀委信訪室反映問題,由于擔心鎮干部間存在“熟人關系”,言語間有些猶豫。縣紀委監委主動聯線進行視頻接訪,打消了劉某的顧慮。根據劉某舉報內容,鎮紀委迅速展開調查,給予違反工作紀律的鎮、村干部相應處理。
“依托視頻接訪系統,開展監督聽訪、視頻接訪、當面交辦、集體會商等工作,群眾不出鎮便可向縣紀委監委反映問題。”信訪室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信訪室與各鎮街、縣信訪局視頻連線200余次,督促、協調化解信訪問題50余件。
在長沙縣紀檢監察信息中心,還有一張“智慧天網”,對全縣黨員領導干部廉政情況精準畫像。
點開清廉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全縣“關鍵少數”、在職在編黨員干部的廉政信息以及受處分人員信息一目了然。
全縣4個片區督查組每月從個人信息、管黨治黨、工作履職、精神狀態、廉潔自律、巡察審計問題等維度動態更新,為“關鍵少數”進行廉政鑒定,根據其個人廉政檔案生成所在黨組織政治生態報告,為日常監督提供精確指向。
長沙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聚焦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為全面從嚴治黨插上科技的翅膀。
做實基層監督增強群眾幸福感
在長沙縣青山鋪鎮紀委辦公室,鎮紀委副書記朱筱瑋正手把手指導前來輪訓的洪河村紀檢小組組長曾小芬修改報送信息。
該鎮紀委靠前設置村級一體化監督哨,召集轄區5個村、社區紀檢小組組長輪流參與值周,以干代訓,“沉浸式”融入鎮紀委安排的信訪問題化解、村級交叉檢查、鎮級專項督查等工作中。
“通過參與值周輪訓,我對村級紀檢組織如何規范履責、村紀檢干部具體要干什么、怎么干有了切身體會。”曾小芬坦言,在實踐實戰中磨練了“看家本領”。
為打通基層監督“神經末梢”,長沙縣紀委監委探索村(居)務監督委員會與村(社區)紀檢小組一體化建設,梳理村(社區)“小微權力”清單56項,加強對“小微權力”的監督。探索開展村級“微巡察”,實現村(社區)黨組織巡察全覆蓋。
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著力點,將監督觸角延伸到基層。縣紀委監委持續開展惠民惠農資金“一卡通”、清廉醫保等專項整治,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577人。開展學位、床位、車位、廁位突出問題整治,2021年新增學位9780個、停車位28095個,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一審:李林俊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李林俊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