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周報記者 羅霞 通訊員 張洪元
9月30日晚,長康監獄二監區一級警長、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國慶走出手術室,疲憊地脫下手術服和警服。
從事臨床一線工作近20年,他的兩鬢已經斑白。“老李”的稱呼,由此而來。
“父親當年給我取名國慶,是在慶祝我出生之余,希望我像新中國一樣茁壯成長,長大學有所成,能報效祖國、振興中華。現在,我沒有辜負父輩的囑托,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與人民醫師,有機會為早日實現中國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李國慶自豪地說。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李國慶請命去抗疫一線,3次參與封閉執勤工作,合計隔離封閉105余天,累計收治病犯45名,參與大搶救8次,中搶救20次,在封閉執勤區與同事一起戰斗。
深夜上手術臺,是李國慶的工作常態。今年3月,監區內一名罪犯凌晨1時突發呼吸心跳驟停,李國慶立刻趕到病床前與值班醫生積極進行搶救,通過心電監護、電除顫、心臟按壓,補液、輸氧等搶救措施,3個小時后終于將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凌晨4點回到值班室時,鞋子都快脫不掉了。”李國慶回憶,當時他滿身的汗水順著身體流到鞋中,皮膚、襪子和鞋子緊緊地黏在了一起。
李國慶還兼任胃腸鏡檢查工作。疫情封閉期間,他日均要做10余臺胃腸鏡檢查。今年6月,四監區一名病犯消化道大出血,嘔血1000余毫升,生命垂危,需緊急胃腸鏡檢查。
接到通知,李國慶馬上趕到胃腸鏡室,發現患者胃內積聚大量血液,必須馬上清除。他當即清理積血,很快找到了胃粘膜上的出血點。
這時,手術室通知立刻手術。他思考片刻,表示通過胃鏡可以明確看到出血點,可以嘗試鏡下套扎止血,免去患者腹腔開刀的風險與痛苦。
最終,李國慶通過胃鏡套扎,牢牢止住了出血。將轉危為安的患者轉運回病房后,李國慶的雙手已累得無法抬起。
像長康監獄許多老同志一樣,李國慶不善于言語,默默譜寫著監獄警察醫師不斷奮進、自強不息的樂章。面對疫情,他無所畏懼,始終沖在最前面。每天查房、開醫囑、操作治療、病歷書寫、病歷質控等,工作一項接著一項。他時刻把監管醫療安全放在首位,成為高墻內默默奉獻的耕耘者、疾病防控前線的守護者。
“每一次診斷、每一次治療,都是對意志的磨煉、對技藝的考驗,更是對初心的叩問、對使命的檢驗。”李國慶說,身兼人民警察與人民醫師的光榮職責,我們應該尊重生命,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
“今年的國慶節又要到了,和往年一樣,我又要堅守在監區內值班。”他說,“我們少休息一點,監獄的安全工作就更有保障一些,高墻電網外的人民群眾就能過好更加安靜祥和的國慶、中秋佳節。”
責編:廖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