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王薇 見習記者 廖悠悠
11月初,從汨羅城區(qū)出發(fā),沿著204國道行駛到施工的201省道,再輾轉30分鐘后,記者來到距汨羅市較偏僻的白水派出所。
所長鄧達陽介紹,白水派出所現(xiàn)有民警5人,輔警15人,為11個行政村近4萬人服務,轄區(qū)面積79平方公里,最遠的村莊距離約14公里。
“建于1962年的原辦公地址已成危房,現(xiàn)在這兩層樓還是租賃一家企業(yè)的?!本褪沁@樣一間環(huán)境差的派出所,成績可不差。2020年1月7日,白水派出所被評為湖南省首批“楓橋式派出所”。
今年4月份縣域警務工作開展以來,白水派出所將各項工作整合,加大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同時加大風險防控措施,刑事案件案發(fā)率下降28.4%,行政案件案發(fā)率下降22.7%。
“破案,就是一堂最好的法治課”
2017年起,每逢小長假,汨羅四中的教室總會遭賊。損失數(shù)額達5000多元,成了師生心中一道陰影。
鄧達陽受邀成為該校的法治副校長,按校方安排,應該上一節(jié)普法教育課?!叭绻@個案子都不破,我怎么好意思站上講臺?”他笑著打開工作電腦,演示從監(jiān)控視頻里發(fā)現(xiàn)的蛛絲馬跡。
犯罪嫌疑人有較強的反偵察手段,經過2個通宵的仔細比對與推理,鄧達陽和專案組民警發(fā)現(xiàn)作案系同一人所為,并且受過專業(yè)體育訓練;此人對課程表非常感興趣,應是走出校園的學生。更重要的是,他在最近一次作案時所穿的T恤英文圖案暴露了出來。
然而,這只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要鎖定身份還是異常困難。民警們以購買土雞蛋為由,走訪村民尋找線索,終于在一村民家中發(fā)現(xiàn)了這件衣服與其他物證,其兒子情況也與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吻合。最終,白水派出所奔赴長沙,將20歲的犯罪嫌疑人彭某緝拿歸案。
破案的消息傳到校園,師生的陰影終于退散。“想不到這種毫無線索的案子都能破,再也不用擔心東西被偷了!”法治教育課上,一位同學由衷地感慨。
“用身邊的案例普法是最有效的,我也算給他們上了一堂最好的法治教育課。”鄧達陽回憶當時的情形,抱著結實的胳膊笑了?,F(xiàn)在,汨羅四中的盜竊案發(fā)生率保持在零。
矛盾化解聯(lián)動機制 “調”出一片和諧
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群眾裝在心中,忙忙碌碌的民警、輔警奔波在村戶間,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都與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4月1日15時許,白水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唐山村某組發(fā)生打架事件。教導員周勇平迅速出警到達現(xiàn)場后了解,當事人鄒某兵與鄒某根為堂兄弟,又住前后屋。雙方因栽樹過程中涉及的地基問題,兩家大打出手,導致雙方5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輕微傷。
“你們是堂兄弟,又是屋前屋后的鄰居,不能鬧成這樣。”出警民警對事情的前因后果進行了細致的了解,并認真傾聽了雙方的意見和訴求,找到了問題的癥結,簡單的宅基地問題看著事小,要徹底解決還是得恢復二人兄弟、鄰里之間的友好關系才能化解此事。
隨后的8天時間內,民輔警會同村委會干部多次上門、組織座談,從親情、鄰里關系角度出發(fā)制定了互助友好的調解方案。最終,兄弟二人化干戈為玉帛,徹底消除了治安隱患。
據(jù)了解,白水派出所常常與鎮(zhèn)司法所、各級村委會、特聘公益律師展開聯(lián)動調解,將矛盾化解在源頭,將大事小事化作“家里事”,徹底消除治安隱患。
打擊“電詐”不手軟
說到“楓橋式派出所”的榮譽,民警陳倩有些不好意思:“我們沒有做什么特別的事情,說起來還是案子破得多、風險防范得比較早?!?/p>
比如最近的“斷卡行動”,陳倩說,11月4日,白水派出所收到汨羅市公安機關涉詐線索后,認真開展線索核查,發(fā)現(xiàn)轄區(qū)居民甘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將其抓獲。
鄧達陽帶隊深挖線索,11月5日在汨羅城區(qū)一舉將同案犯罪嫌疑人盤某某、霍某某、何某抓獲,現(xiàn)場繳獲移動通訊設備65臺、多卡槽GOIP設備1臺、移動POS機1臺、手機卡和銀行卡100余張。4名犯罪嫌疑人如實交代了今年9月以來通過提供銀行卡及支付寶賬號幫助電信詐騙團伙轉移涉案資金60余萬元,非法獲利上萬元的犯罪事實。
辦好案的同時,白水派出所還牽頭組建警民巡防隊,堅持開展集中巡邏,加強“一村一輔警”建設,治安“網格化”管理,充分調動群眾聯(lián)防聯(lián)治;優(yōu)化服務質量,線上深化“互聯(lián)網+公安政務服務”,群眾用一臺手機便可以在家里辦理戶政業(yè)務;線下打造移動“戶籍室”,戶籍輔警下村將服務送到家門口。
【所長說】
將“楓橋經驗”落地是關鍵
白水派出所所長 鄧達陽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zhèn),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說起“楓橋經驗”,每位民輔警都知道是什么內容。如何把“楓橋經驗”落地、做實,才是考驗基層派出所的關鍵之處。把“一村一輔警”的機制發(fā)揮到極致,急人民所急,視轄區(qū)如家,系統(tǒng)地開展縣域警務工作,就是我們能做的。把這些做好了,自然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百姓說】
這樣的派出所,我們喜歡
白水鎮(zhèn)居民 劉玉峰
作為白水三星村人,我們村的故事確實多,一年到頭總能見到警車進進出出。然而我們卻十分安心,有什么事總是能解決。對于白水派出所得的“楓橋式派出所”榮譽,我們確實不知道是何種內涵,但我們鎮(zhèn)的民輔警沒有架子,做事扎扎實實,提起他們,我們都忍不住“點贊”。
責編:廖悠悠
來源:法制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