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戴湘宏 熊俊)3月11日上午,湘潭市科學技術局、湘潭市衛健委、湘潭市醫療保障局、湘潭市中醫藥管理局、湘潭市醫學會、湘潭縣衛生健康局等衛生科技主管單位領導,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一醫院及省內兩所高等專科院校的專家教授、湘潭市中醫院院長等醫學界權威齊聚湘潭圣康腎病專科醫院,聽取并研討該院文育紅院長首創扶陽三聯療法治療腎衰竭臨床研究課題報告。
腎病是一種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的疾病。根據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在2021年世界腎臟日(3月1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腎臟病患者數量是8.5億,在中國慢性腎病的總發病率為10.8%,患者總人數已超過1.1億,需要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約90萬,并以每年新增12-15萬的趨勢持續上升。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腎病是當前醫學界的重要課題。
湘潭圣康腎病專科醫院院長文育紅女士,是一位長期致力于腎病及其他疑難雜癥治療及研究的專家。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曾先后在湘雅醫院、新加坡中央醫院,德國費森尤斯醫藥用品有限公司工作;多次獲得湘雅醫院,中南大學醫療新技術成果獎;多次赴美學習專業和管理,具有豐富醫療實戰經驗。不過,作為一名長期從事西醫治療、研究并頗有建樹的專家,卻出人意料地在運用中醫手段治療腎病并取得獨創性成果,引起了業界極大好奇和興趣。
在當天上午的課題報告中,文育紅院長向在座的領導、專家學者介紹了課題立項的背景和研究意義,重點對項目研究方法、關鍵技術以及成功案例進行闡述。據介紹,項目運用扶陽三聯(扶陽湯、扶陽透灸、針灸理療)治療腎衰竭患者,通過中醫、西醫、康復理療、營養調理、心理咨詢等五位一體的綜合治療,穩定、控制血肌酐、尿素氮、電解質等指標,延緩腎臟功能損害,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和質量。項目成果預期將在權威期刊上發表,并將該技術開展臨床培訓,進行推廣。
據了解,文育紅院長研制的扶陽湯劑主要以姜,桂,附為主要成分,其治療原理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以《黃帝內經》中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為醫理,《傷寒雜病論》中治少陰病,厥陰病為主要方劑,后來歷代醫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成立了以《鄭盧醫學》的扶陽醫學,以健脾和胃,扶正祛邪,固護腎氣陽氣,達到升降和諧,陰陽平衡。
文育紅院長的課題報告引起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極大興趣和高度肯定,該中醫治療方法大膽進取,守正創新,敢于挑戰,而且做出了很多具有研究價值的案例,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良好的應用推廣前景,必將給廣大腎衰竭患者帶來福音,相關方面將給予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并希望文育紅研究團隊繼續將研究深入下去,取得更大的成果,逆轉腎病,降低透析的發生率,扶陽中醫可以挑重任!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劉璐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