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見習記者周萌 通訊員 黃軍)
近年來,常德經開區持續狠抓信訪維穩工作,根據轄區各項特點暢通訴求渠道,積極拓展“基層調和”“統籌聯動”“專項警務”等信訪工作模式,及時把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萌芽狀態。目前,該區持續保持了無赴省集體上訪、進京零上訪的記錄。
“信訪工作是平安建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信訪工作理念,依法‘幫理扶弱’。我區不斷加快積累信訪工作成效,現已成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構造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有力抓手。”區平安建設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常德經開區平安建設中心信訪維穩科科長楊卓佳(右)在接待轄區群眾信訪。
“基層調和”堅持源頭問題化解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該區信訪工作通過加強與基層司法部門的配合聯動,精準施策,依法靈活適用措施在基層化解“痼疾”。
“今天不把問題解決,你們做生意不了!”2021年,一群人在經開區瑞訊二廣高速石門橋服務部拉起橫幅,嚴重妨礙其正常營業。原來自2017年來,該服務部因管理不善造成污水污染,導致鄰近烏塘崗村村民農田及農作物受損。前期雙方通過自行協商處理,后因該服務部賠付款未到,而采取了過激行為。
石門橋鎮平安辦聯合鎮司法所、城管站,在烏塘崗村部為村民與二廣高速石門橋服務部進行現場調解。雙方各執己見,村民代表情緒激動,現場調解未果。后經該服務部申請,區平安建設中心組織鎮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參與協調。經各基層單位于情理結合、于事態發展等多方因素考量及建議勸說下,雙方答應各退一步,并現場形成初步調解意見。2022年3月28日,再次組織多方協調達成最終協議,持續5年的問題得到解決。
“統籌聯動”維護群眾合理訴求
為深入細致了解人民群眾期盼訴求,該區平安建設中心信訪辦統籌各部門聯動,聚合力量提高工作效率,走進群眾家門、打開心門,務實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2021年8月,常德經開區遭受50年難遇的強降雨,由于降水量較大,溝渠老化無法滿足行洪要求,致轄區栗山口村村民周某家墻體被淹約20公分,造成財產損失和安全隱患。周某上訪到鎮里,其子上訪到區里,反映房屋被淹的原因是下游三戶人家攔水造成,且情緒比較激動。在區黨委指示下,平安建設中心聯合水利、交通、城管、規劃等部門立即前往查看,村支兩委主動參與問題處置,力爭將農戶損失降到最低。在村民家中,他們不喝群眾一杯茶、不抽一支煙,首先聽取相關部門負責人的意見,找出根本原因,本著事情辦好也要兼顧好鄰里關系的原則,用“屋場會”的形式來化解問題,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領導您好!我家周五反映的問題現在已經落實了,沒想到這么快就得到了你們的重視,謝謝黨和政府的關懷!”幾天后,區平安建設中心信訪辦主任收到了當事村民發來的信息。
“專項警務”護航優化營商環境
該區目前已有3700多家企業在此投資興業,區平安建設中心聯系區公安局,充分融合產鏈布局,對園區所有規模以上企業科學分類,實行“一企一警制”、“掛牌服務制”“項目警官制”“內聚外聯制”,每個民警對接2-3家企業,明確結對關系,共結對企業226家。并創新“產鏈警務”模式,落實每月8日、18日、28日開展的警企聯系日制度,進門聽取企業和其員工訴求,在廠內就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今年3月底,聯企干警在走訪湖南三金制藥有限公司過程中,了解到該公司急缺原材料麻黃草,而麻黃草是合成苯丙胺類毒品的主要原料,所以其售購有嚴格的許可制度。“按正常的購買申請流程,周期要很長,我們企業可能面臨違約風險。”公司負責人對上門走訪的聯企干警訴苦道。
聯企干警快速將上述情況向上級匯報,相關部門主動與銷售該原材料公司的屬地公安機關取得聯系,兩地公安機關對雙方公司的資質進行快速審核,及時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題。自“產鏈警務”機制建立以來,共走訪企業654次,組織進企業的微課堂32場次,受教企業員工達2000余人次,幫助企業排查風險隱患17處,幫助解決困難問題14個,收集呈報轉辦信訪事項7起。
該區積極建設“無上訪村(社區)”、大力推進社會治理創新試點、深入開展省級“信訪工作示范區”創建工作,信訪工作已在全區爭創平安建設高質量發展中形成了閃亮的名片。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周萌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