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梁原 通訊員 蘇克龍 翟迎春
“通過智能化平臺參與治安防范,形成沙坡頭區、鎮、村三級指揮系統,實現了‘地面有網格、空中有監控’的良好治安防控格局。”近日,在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社會治理中心,沙坡頭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贊軍帶著當地70多名鄉村干部觀摩學習迎水橋鎮鄉村治理經驗。
一直以來,沙坡頭區以提高基層治理能力水平為支撐點,以防范化解矛盾風險為切入點,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落腳點,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平安建設工作,被自治區被評為2017年至2020年度平安寧夏建設示范區。
百姓有了“討說法”的地方
走進迎水橋鎮社會治理中心,信訪接待、法律咨詢、司法調解、政策咨詢等便民服務窗口一一映入眼簾。此時,司法調解室內,一名婦女正一把鼻涕一把淚向調解員訴說著。
今年5月,趙女士和丈夫王先生因孩子教育問題產生分歧,雙方發生激烈爭吵,趙女士一氣之下離家外出。半個月后,趙女士回家卻發現丈夫更換了門鎖,不但不讓她進家門,還不準她見兒子,趙女士便提出離婚。聽聞妻子要離婚,王先生趕忙來到迎水橋鎮社會治理中心求助。
8月12日,接到王先生求助后,調解員把雙方約到社會治理中心,經過耐心勸解疏導后,雙方都認識到各自錯誤,并獲得對方的理解,兩人重歸于好。
“為了方便老百姓有個專門‘討說法’的地方,迎水橋鎮打造了588平方米的集便民服務、綜治信訪、人民調解、戒毒服務、‘兩代表一委員’聯合接待等功能齊全的社會治理中心。”迎水橋鎮社會治理中心主任牛金岐說,該中心實行“統一受理、分流辦理、歸口處理、閉環管理”模式,通過“一體辦”窗口兜底式受理,集中分流辦理,社會治理中心高效運行。另外,該中心通過構建統一平臺,創新治理機制,構筑社會治理智慧大腦,逐步形成“一核心一張網一中心五機制三智慧”多網統合的新模式,從根本上推動了轄區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全鎮連續5年法治環境穩定。
據了解,沙坡頭區迎水橋鎮將平安建設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與其他各項工作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開展入戶走訪,全面細致地排查風險源,及時對本鎮各種矛盾糾紛進行深入的排查摸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還將工作重心前移,做到各類矛盾隱患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解決,確保簡單矛盾不出戶、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不出鎮。構建起社會關注、廣泛參與的“大平安”建設新格局。
“小網格”托起“大平安”
“找到了,謝謝民警,太感謝了!”沙坡頭區濱河鎮居民劉某緊緊握著民警的手激動地說。
日前,劉老漢吃晚飯時,因瑣事與兒子劉某拌嘴,慪氣離家出走了。由于劉老漢年過八旬,平日記性不好,說話又含糊不清,一直到晚上十點沒回家。劉某到沙坡頭區濱河派出所向值班所長馬英才說明了情況,馬英才立即把走失人信息發布網格員、村居干部、社區警務民警,不到一小時便幫助家屬找到了劉父。
“按照‘利于服務和管理、利于處置和增援’原則,我們建立了鄉鎮干部、村居網格員、社區民警三級社情民意微信工作群。”馬英才說,三級社情民意微信工作群的建立實現了“警情信息迅速直達,接到指令及時處警,糾紛化解在基層”的警務工作新格局。
讓城市更安全、群眾更安心是沙坡頭區平安建設的目標。近年來,沙坡頭區高度重視平安建設工作,把“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穩定”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區委書記和區長任“雙組長”的平安建設協調小組,健全完善“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體系,系統性謀劃研究制定了《“十四五”平安沙坡頭區建設規劃》《平安沙坡頭區建設重點工作推進提升方案》等文件,敲定推進平安建設的“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
據張贊軍介紹,在平安建設創建中,沙坡頭區堅持“防、打、治、督”舉措,以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為抓手,加強綜合治理,加大普法宣傳和矛盾糾紛化解,增強廣大干部群眾法治意識,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責編:李迅
一審:彭吉璐
二審:付志勇
三審:何金燕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