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陳佳婧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8月2日,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通威集團以2148.82億元的營業收入首次入列榜單,并位列榜單第476位,成為全球光伏行業首家世界500強企業,也是四川本土制造業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標志著通威集團邁出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要一步,也成為四川省制造業、中國及全球光伏行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時刻。
作為四川民營經濟的一張名片,通威創新構建依法治企新模式,開啟法治工作新格局,全力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促進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9月18日,全國省級法治(制)媒體川渝行采訪團走進通威,采訪通威產業發展、依法治企的新做法、新成效,了解四川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舉措。
創新構建法治企業建設新格局
近年來,通威始終堅持把“依法合規”作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堅決落實公司“堅持依法合規治企”興企方略,全力以赴強法治、促合規、防風險,推動法治企業建設逐步走向穩健發展之路。
通威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立統一的法務管理相關制度,通威確立了法務在專業上統籌管理的職能定位,創新構建并持續完善全流程動態管理法治工作格局,法律風險管理、合規風險管理、風控管理等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法務管理方面,法律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通威將合法合規性審查作為經營管理必經環節,通過發布法務條線管理文件等方式,要求各經營主體法務根據制度文件將重大決策、重大糾紛及重大監管事項的法律意見報審后執行,確保總部能夠及時了解跟進各經營主體的重點工作及重大風險信息,并對重大風險處置方案及時糾偏。
在深化合規管理中,為滿足市場對光伏企業合規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公司合規管理水平,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和通威股份董事長、CEO劉舒琪的批準,公司開展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及ISO37301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目前,通威股份及綠色能源產業鏈的3家制造基地共同開展合規體系建設及認證工作,力爭在本年度完成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并取得ISO37301認證。
在風控管理方面,堅持事前介入,防范風險;事中監督,動態評估風險;事后處置,及時減損的風控管理模式,專項治理效能持續釋放。深化全面風險與內控管理,全面運行風險評估、預警提示、監測報告、防控應對、監督評價、考核追責等全流程閉環風控管理機制。
按照通威法治工作計劃的部署,下一步通威將持續聚焦深化法治通威建設,強化法治工作穿透力,提升合規管理融合力,增強組織隊伍支撐力,突出法律保障價值力,打造法治通威品牌力。
通威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守法經營是任何企業都必須遵守的一個大原則,企業只有依法合規經營才能行穩致遠。通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法治建設放到企業發展全局中謀劃,將合規要求貫穿于企業經營發展各方面,持續提升依法決策能力、法治支撐能力、風險管控能力,筑合規之基、行法治之效、破發展之題。”
智慧法治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14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鼓勵民營企業開展數字化共性技術研發,參與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應用創新。
為持續提高經營效率,不斷提升各類業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包括法律合規及風險管理,通威已全面實現了合同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合同審批流程的信息化、合同履約管理的信息化以及合同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同時,公司已完成了跨板塊的信息系統接口,業務板塊已實現合同流程在各職能部門并審,極大地提高了異地辦公的工作效率。
此外,通威還創新開展印章管理信息化建設,控制操作風險。公司逐步推進電子印章的使用,鼓勵相關方在公司指定的平臺上注冊并使用電子印章。綠色農業產業鏈的飼料板塊經營主體通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采購端采用模板合同的業務已實現電子印章的全覆蓋,綠色能源產業鏈的各經營主體也正在開展電子印章的試點工作。
通威的智慧法律信息化管理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用”到如今的“從用到優”,法治信息化管理整體水平實現跨越式升級。
通威表示,在數字中國和法治中國雙重戰略指引下,公司順應信息化、數字化發展大勢,堅持數字化、智能化、場景化、生態化理念,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圖譜模型等前沿技術,全力打造出的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多點聯控、中心管控、上下貫通”,法治通威現代化快車道由此全面開啟。
四川為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通威集團的蓬勃發展和法治企業建設是四川政法護航民營經濟、優化營商環境成效的一個縮影。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四川以法治為“翼”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下好營商環境法治化先手棋。
依法而治,立法先行。四川省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同城化發展等重點領域,由四市同步出臺《關于加強區域協同立法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更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明確加強立法協作、整合立法資源、共同研究解決區域協同立法中的重大問題。
突出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四川不斷健全治蜀興川法規規章制度體系:聚焦防范地方金融風險,出臺《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聚焦助推全域開放,出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與重慶創新開展協同立法,攜手強化法治保障。
四川政法系統全面推開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幫助企業健全管理機制、堵塞漏洞,促進合規守法經營。深入開展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等以案釋法、以案說法,常態化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參與、維護法治化營商環境強大合力。
如今的四川,正在穩步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從立法、執法、科技賦能等各方面“一盤棋”系統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努力使法治成為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四川法治護航營商環境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責編:樊芳
一審:樊芳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