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 通訊員 潘鑫 鄧亞林
43年前,繪畫大師吳冠中先生的散文《養在深閨人未識》,讓武陵山脈深處一個原始閉塞的“山溝溝”,石破天驚崛地起成一顆聞名海內外的山水明珠。自此,“三千奇峰、八百秀水”成為三湘四水風光的代名詞,無數海內外游客慕名而來。1982年9月,“山溝溝”變成了國家森林公園,拉開了張家界乃至整個湘西北地區旅游業發展的大幕,奠定了張家界作為世界知名旅游勝地的歷史地位。
43年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像武陵松一樣蒼勁挺拔,始終保持行業龍頭地位,戰略支柱地位更加突出。邁進新時代,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立足“兩地兩區一龍頭一家園”發展新定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作為“龍頭”的張家界核心景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管理方,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局(以下簡稱張管局)責無旁貸地挑起大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區委決策部署,把握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標任務,全力推動景區產品供給、市場營銷、管理服務改革,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把上級決策部署落在實處、在推動全域旅游轉型升級中走在前列,譜寫了同心同德、開拓進取,奮力奪取國內外知名旅游景區建設新勝利的時代篇章。
——國際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張管局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深化“旅游+”融合發展,加快推動旅游經濟轉型升級,成功獲批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中國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等多項榮譽。積極培育旅游發展新動能,極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創建全國山岳型景區標桿,成功舉辦建園40周年慶典、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黃石寨高空扁帶賽、黃石寨峰林速降賽等多項活動,創立全國首個景區元宇宙研究中心,建成中國首個景區超高清元宇宙孿生體驗館,景區美譽度和知名度顯著提升。2016年以來,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704.94萬人,實現門票收入43.92億元,2023年春節黃金周期間連續兩天單日接待入園游客超過6萬人,刷新單日接待歷史新高,取得歷史性突破,也讓旅游業作為全市最大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的作用更加彰顯。
——旅游管理機制體制不斷進步。張管局堅持精簡高效、市場導向原則,對機構編制進行最大化精簡整合,機構臃腫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基層力量得到全面加強,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精準定位管理邊界,劃轉景區內社會性事務,建立了權責利相一致的“六張清單兩個方案”,職能權責進一步明晰。優化財務管理模式,完善績效考評工作機制,激發創收動力,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改革后各項工作均實現了質的提升和新的突破,干部職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景區經營效益不斷提升,接待游客量及門票收入等均超過歷史同期。
——旅游服務品質實現跨越發展。張管局堅持游客至上,不斷豐富服務旅游創“三優”、服務游客“三必須”、平安滿意在張家界等專項活動內涵,持續開展景區服務創優競賽等活動,建立健全景區卓越服務體系,努力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時段、全行程的精細化服務,涌現了“鴿子花”、“五心服務”、“五員服務包”等服務品牌。深入開展“鐵腕治旅”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各類旅游亂象,旅游市場環境秩序得到明顯好轉,旅游投訴大幅減少,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全面實施分時分站預約,制定出臺武陵源景區大流量應急管理措施,積極推進“一票制”工作,緩解排隊壓力,有效實現“6萬人小長假,2萬人的體驗感”。組建景區應急處置隊伍,打造“反應迅速、有求必應”的“景區10分鐘應急救援救治圈”,安全救援和有效救助率達到100%,多次獲得省、市級領導肯定。
43年的征程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向著世界一流再出發,是森林公園人對張家界的莊嚴承諾。讓我們以實現景區永續發展、基業長青為己任,大力弘揚“三界”精神,團結帶領廣大員工適應新常態,迎接新挑戰,打造新優勢,邁上新臺階,為努力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而團結奮斗!
責編:蔣文娟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