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唐鵬)近年以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轄區內矛盾糾紛復雜性多樣性不斷提升,不少群眾逐漸拋棄“家事、家丑不外揚”的老舊觀念,主動前往社區、街道要求“評評理、說說公道話”的不斷增多,街道摸排出、已化解的婚戀家庭矛盾糾紛數量成上升趨勢。峒河街道綜治中心、峒河派出所、峒河司法所加強聯動,靈活運用各項機制,扎實開展婚戀家庭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排查在先,預防為主。
峒河街道充分發動基層村(社區)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村(社區)民輔警、婦聯執委、網格員、樓棟長和志愿者等人員力量,各村(社區)嚴格按照工作要求,每周開展矛盾糾紛排查1次。街道將矛盾糾紛排查納入網格員考評,2021年以來,網格員參與調解案件總數234起,辦結229起,涉及人數535人,辦結率97.9%。如:轄區某村干部開展日常走訪時,常年在家帶小孩的龍某透露準備外出務工,引起村干部警覺,細問之下發現龍某與丈夫已經申請離婚,村支書第一時間帶隊上門調解,經調查,雙方因家庭開支問題存在矛盾,經調解后,雙方已和好。
精準研判,逐級化解。
街道嚴格按照“三二一”工作法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堅持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街道”把矛盾糾紛清除在萌芽狀態。街道綜治中心對排查出或交辦的婚戀家庭矛盾糾紛進行分析研判,并向各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交辦,2023年街道自主摸排的7起婚戀家庭糾紛中,由村(社區)自行化解的為6件,占比85.7%。對于化解不成功或情況復雜緊急的婚戀家庭糾紛,街道綜治中心向下設的“1+6+N”調解隊中的婚戀家庭糾紛調解隊進行交辦,該調解隊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任隊長,街道掛村(社區)領導、街道司法所所長、街道婦聯主席、街道平安辦干部任成員,負責專項化解婚戀家庭糾紛。
強化回訪,教育先行。
對已經化解的婚戀家庭糾紛,村(社區)干部、網格員定期進行回訪,對多次報警、曾經出現肢體沖突、不配合或風險較高的婚戀家庭糾紛,安排民輔警共同上門開展走訪工作。回訪時,街道與派出所同步開展法律宣講,對反映激烈、情緒激動的人員,由民警進行訓誡,最大程度形成威懾,防止矛盾糾紛案件“民轉刑、刑轉命”的發生。如:轄區某村長期居住在一起的兩親家,兩人經常發生口角,并多次報警,2023年5月,雙方再次發生沖突,雙方各自親戚間也發生了肢體沖突,后經街道干部與派出所民警共同上門回訪,擺事實講道理,對情緒激動人員進行訓誡,要求當事夫妻雙方妥善處理親家間的矛盾,截止目前再未發生警情。
下一步,峒河街道將繼續堅定不移推動轄區經濟社會發展,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從源頭上減少婚戀家庭糾紛的發生。同時加強基層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流程,暢通維權渠道,形成矛盾糾紛化解合力。
責編:李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